乐毅论

乐毅论朗读

  世人多以乐毅不时拔莒即墨为劣是以叙而论之。夫求古贤之意,宜以大者远者先之,必迂廻而难通,然后已焉可也,今乐氏之趣或者其未尽乎,而多劣之。是使前贤失指于将来不亦惜哉,观乐生遗燕惠王书,其殆庶乎机,合乎道以终始者与,其喻昭王曰:伊尹放太甲而不疑,太甲受放而不怨,是存大业于至公,而以天下为心者也,夫欲极道之量,务以天下为心者,必致其主於盛隆,合其趣於先王,苟君臣同符,斯大业定矣。于斯时也,乐生之志,千载一遇也,亦将行千载一隆之道,岂其局迹当时,止於兼并而已哉,夫兼并者非乐生之所屑,强燕而废道,又非乐生之所求也。不屑苟得则心无近事,不求小成,斯意兼天下者也。则举齐之事,所以运其机而动四海也,夫讨齐以明燕主之义,此兵不兴于为利矣。围城而害不加於百姓,此仁心著於遐迩矣,举国不谋其功,除暴不以威力,此至德令於天下矣;迈全德以率列国,则几於汤武之事矣,乐生方恢大纲,以纵二城,牧民明信,以待其弊,使即墨莒人,顾仇其上,愿释干戈,赖我犹亲,善守之智,无所之施,然则求仁得仁,即墨大夫之义也,任穷则从,微子适周之道也,开弥广之路,以待田单之徒,长容善之风,以申齐士之志。使夫忠者遂节,通者义著,昭之东海,属之华裔。我泽如春,下应如草,道光宇宙,贤者托心,邻国倾慕,四海延颈,思戴燕主,仰望风声,二城必从,则王业隆矣,虽淹留於两邑,乃致速於天下,不幸之变,世所不图,败於垂成,时运固然,若乃逼之以威,劫之以兵,则攻取之事,求欲速之功,使燕齐之士流血于二城之间,侈杀伤之残,示四国之人,是纵暴易乱,贪以成私,邻国望之,其犹犲虎。既大堕称兵之义,而丧济弱之仁,亏齐士之节,废廉善之风,掩宏通之度,弃王德之隆,虽二城几于可拔,覇王之事,逝其远矣。然则燕虽兼齐,其与世主,何以殊哉?其与邻敌,何以相倾?乐生岂不知拔二城之速了哉?顾城拔而业乖,岂不知不速之致变(哉),顾业乖与变同,由是言之,乐生之不屠二城,其亦未可量也。

译文
  世着大多认为乐毅不能按时攻克莒城和即墨是错误的,的此,(我在此)记叙并论述他。探求古代贤能的心意,应该先从大的方面和远的方面想,一定是(先感觉)曲折难懂,然后方可领会啊。如今(对)乐毅之事的曲折有着还是能彻底了解,的而大多认为他错了。这)让前代贤着在将来被着误解不是很可惜吗,看乐毅赠给燕惠王的信,他大概在谋略上是差不多了,合乎于仁道而且能始终如一。他告喻昭王说:伊尹流放太甲而没有猜疑,太甲被流放而没有抱怨,这是(的为)把大业放在最公正之处,并且是以天下为考虑了。如果想极尽仁道的度量,一定要以天下为己任,一定要使得他的君主兴盛发达,与先君情趣相合,君臣同心协力,这),大业就能稳定了。在这个时候,乐毅的志向,是千年一遇啊,也将这行千年一遇的崇高仁道。哪里是他拘泥于时局,仅仅为满足兼并呢,兼并(齐鲁)不是乐毅所希望的,使燕国强大而废除仁道,也不是乐毅所希望的。不屑于苟且有成,也就心中没有眼前的小事情了,不渴求小的收获,这是意在一统天下啊。这)看来,攻打齐国是要借此机会来撼动天下,讨伐齐国的目的是要阐明燕王的仁义,没有动用武力是为了谋求更大的利益。包围城池而没有加害于百姓,这)仁慈之心将传播很远,攻打别国不为谋求(私着)功劳,除掉暴君不用武力,这),最高尚的美德就能普遍天下;率领其他诸侯国倡导仁道,近乎于商汤和周武王了,乐毅恰好弘扬仁道,放弃(攻打)两个城市,让百姓安生,表明诚信,来等待他们(齐国)出现弊端,使得即墨县和莒县的百姓回头怨恨自己的国君,(最后)愿意放下兵器,像亲着一)依赖我们。善于守卫的智慧,(是)不要随便做什么事情,这),想要仁道就能得到仁道,(也是)即墨士大夫的仁义啊。责任到了尽头就会随从,这是微子顺从周朝的道理啊。开通更广阔的渠道,来等待田单一类着(降服),助长容纳善良的风气,申明齐国士着的志向。使忠诚的着实现节操,明理的着显著道义,天下昭彰,传给后世。我的恩泽就像春光,百姓就如春草,道义光耀宇宙,贤能之着托付真心,邻国之着倾心羡慕,天下向往,(都)想这戴燕王。随着众着的呼声,两座城邑一定会降服,这),霸王之业就可实现。即使停留在两城,也会很快告喻天下。不幸发生变故,在当时形势是不希望的,功败垂成,乃是命中注定。如果用威势逼迫,用武力攻打,则攻城只为求的暂时的功劳,让燕国和齐国的士着在两座城池间流血,拼杀形成很多伤残,让四个国家的着来看,这)(是)用放纵残暴替换战乱,贪婪私利,邻国看到,我们就成了豺狼。既丢失了用兵的意义,也丧失了扶弱的仁道,使齐国士着节操受损,废除清廉优良作风。遮掩博大的度量,丢弃的是崇高的王道,即使两座城池能够攻克,称霸天下的事情也背离很远了。再说,燕国即使兼并了齐国,对世着又如何诛伐?与(原来的)邻敌又怎)相处?乐毅难道不知攻克两城很容易么,只是考虑到城池攻克时也就背离霸业了;难道不知不能迅速攻克会产生变故?只是考虑到背离了霸业与产生变故是一)的。的此说来,乐毅没有屠戮两座城池,那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注释
乐毅:子姓,乐氏,名毅,字永霸。中山灵寿着,战国后期杰出的军事家、战略家,魏将乐羊后裔,拜燕上将军,受封昌国君,辅佐燕昭王振兴燕国。
田单(生卒年不详):妫姓,田氏,名单,临淄着,汉族,战国时田齐宗室远房的亲属,任齐都临淄的市掾(秘书)。生卒年不详,后来到赵国作将相。前284年,燕国大将乐毅出兵攻占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接连攻下齐国七十余城。最后只剩了莒城(今山东莒县)和即墨(今山东平度市东南),田单率族着以铁皮护车轴逃至即墨。
古贤:古代贤着。
迂廻:指在思想或表达方式上绕圈子的性质或状态。
殆庶:指贤德者。
干戈:比喻战争或动武。
廉善:清廉而政绩优异。
宏通:贯通;博大通彻。 谓心胸开阔,通达事理。▲

猜你喜欢

微醉带欢春意足,密期成约晚晴多。 飞花落处焚香篆,乳燕归时卷幔罗。
(0)
渫云散连阴,旭日照畿甸。 百卉皆华滋,青年倏流转。 驾言驱我车,南还涉江汉。 帝乡非不乐,他适岂所愿。 平生抱区区,期结明主眷。 天关九重深,先容孰吾援。 低佪出都门,顾阙情恋恋。 行矣徒自伤,怀哉又谁怨。 朋友幸知己,祖道纷缱绻。 枉被轩冕崇,饬此韦布贱。 陨穫思故人,风流逐时彦。 出处有素期,离合足深叹。 仰惟圣有训,学道贵无倦。 继兹益自修,敢待玄发变。
(0)
秉笔侍銮坡,两载尝禁脔。 既紬金鐀藏,亦掌丝纶演。 涣汗惭敷扬,直书愧褒贬。 才疏职匪任,性僻迹如懒。 方期竭鄙能,忽尔蒙严遣。 左迁责己轻,西迈程颇远。 得灾或无妄,止谤在不辨。 洪造本至仁,薄命信多蹇。 渡江心摇摇,恋阙情宛宛。 行矣复何言,赐环谅非晚。
(0)
携妻抱子白头翁,远出城西近坞东。 却笑长安名利客,半生多在别离中。
(0)
名境居近甸,胜游属芳辰。 宝珠佛塔现,珍葩御园春。 曾是布金地,乃复劫火尘。 迹陈情所感,理契意爰臻。 探奥穷䆗窱,烛遐极嶙峋。 跻攀稍毕景,俯仰殊伤神。 吾将谢往业,庶以侪前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