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块玉·别情

四块玉·别情朗读
元代关汉卿 2023-03-16

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

译文
自从那天送你远去,我心里总是对你难分难舍,一点相思情在心中萦绕不绝。记得送别时我斜倚着栏杆目送你远行。我用衣袖拂去如雪的杨花,以免妨碍视线。然而你的身影已看不见了,只见弯弯曲曲的小溪向东流去,重重的山峦遮住了你远行的道路,我才意识到心上的人,真的走远了。

注释
南吕:宫调名。四块玉:曲牌名。
绝:断。
凭阑袖拂杨花雪:写主人公靠着阑干,用袖拂去如雪的飞絮,以免妨碍视线。杨花雪,语出苏轼《少年游》:“去年相送,余杭门外,飞雪似杨花。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如雪花般飞舞的杨花。
斜:此处指溪流拐弯。▲

  这是一首描写离别情绪的小令,用代言体写男女离别相思,从语言、结构到音情都有值得称道之处。

  “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自从送别以后,心中万分难舍,一点相思之情,绵绵不断,不知何时能停止?作者以主人公——一名与爱人分离的女子口吻写来,直抒其缠绵的相思、真挚的爱情。曲从别后说起,口气虽平易,然送别的当时,既觉“难舍”,过后思量,心绪自然无法平静。说“相思”只“一点”,似乎不多,但又不知“几时”能绝。这就强调了别情缠绵的一面,比起强调别情沉重的那一面,似乎更合情理,此即所谓藕断丝连。“一点相思几时绝”是全篇的中心,它强调了别情的缠绵,使之成为全篇描写和抒情的基调,也使前三句显得十分形象。

  “凭阑袖拂杨花雪”一句有二重意味:首先点明季节为暮春(杨花如雪)时候,此时节容易动人离思,句中或许还含有“去年相送,余杭门外,飞雪似杨花。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苏轼《少年游》)那种暗示别离情景的意味;二是点明处所系有阑干处,当是高楼;与此同时也就点明了女主人公是独上高楼,她在楼上站了很久,以致杨花飞满衣襟,须时时“袖拂”。

  末尾三句“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分明是别时景象,它与前数句的关系不甚确定。可有多种解会。可作顺承看,女主人公既在“凭阑”,不免由望情人的去路而引起神伤,“人去也”是痛定思痛的口吻。另一种是作逆挽看,可认为作者在章法上作了倒叙腾挪,近乎小山词所谓“从别后,忆相逢”(晏几道《鹧鸪天》)的写法。两种解读都可以,就造就了作品的多义性和启发性,体现了作品之妙。▲

关汉卿

关汉卿,元代杂剧奠基人,元代戏剧作家,“元曲四大家”之首。晚号已斋(一说名一斋)、已斋叟。汉族,解州人(今山西省运城),其籍贯还有大都(今北京市)人,及祁州(今河北省安国市)人等说,与白朴、马致远、郑......

关汉卿朗读
(0)

猜你喜欢

梵王宝殿郁重重,万叠烟花绕鹫峰。 珠树独栖玄圃鹤,瑶坛长起法池龙。 绣棂虚映江光入,残碣真看野藓封。 直北彤云瞻望迥,江湖何用叹萍踪。
(0)
江上孤峰紫翠深,百年天地几登临。 秋来雨送三湘色,日落云垂七泽阴。 橘树素封非俗累,桂丛招隐见幽心。 勋名岂负烟霞约,兰佩空伤楚客吟。
(0)
竹坞萧条夜漏迟,更堪剪烛话幽期。 叶声四起催山雨,涧溜斜分到石池。 松菊喜逢三径日,风尘忆共五陵时。 凭阑莫奏招商曲,零落芙蓉越水湄。
(0)
西都词赋见才豪,此日风尘揽佩刀。 吴楚地当瓜步拆,东南山拥秣陵高。 潮边春草吟骚客,城上秋云对法曹。 六代繁华应涕泪,况堪天地战争劳。
(0)
青尊病里罄交欢,况复风尘旅思宽。 天地只怜词客在,莺花懒逐世人看。 边关鼓角春声惨,宫阙星河夜色寒。 牢落他年垂钓者,白云犹自忆琅玕。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