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 · 辨阴阳易阐煮劳复病证并治

伤寒论 · 辨阴阳易阐煮劳复病证并治朗读

伤寒,阴阳易之为病,其人身体重,少气,少腹里急,或引阴中拘挛,热上冲胸,头重不欲举,眼中生花,膝胫拘急者,烧裩散主之。

烧裩散方

右取妇人中裩近隐处,剪烧灰,以水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小便即利,阴头微肿,则愈。妇人病,取男子裩当烧灰。

大病差后,劳复者,枳实栀子汤主之。若有宿食者,加大黄如博棋子大五六枚。

枳实栀子豉汤方

枳实三枚(炙,苦寒)栀子十四枚(掰,苦寒)豉一升(绵裹,苦寒)

右三味,以清浆水七升,空煮取四升,内枳实、栀子,煮取二升,下豉,更煮五六沸,去滓,温分再服,复令微似汗。

伤寒差已后,更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脉浮者,以汗解之;脉沉实者,以下解之。

大病差后,从腰以下有水气者,牡蛎泽泻散主之。

牡蛎泽泻散方

牡蛎(咸平,熬)泽泻(咸寒)栝蒌根(苦寒)蜀漆(辛平,洗,去腥)葶苈(苦寒,熬)商陆根(熬,辛酸,咸平)海藻(咸寒,洗去咸)以上各等分

右七味,异捣下筛为散,更入臼中治之,白饮和服方寸匕。小便利,止后服,日三服。

大病差后,喜唾,久不了了者,胃上有寒,当以丸药温之,宜理中丸。

伤寒解后,虚羸少气,气逆欲吐者,竹叶石膏汤主之。

竹叶石膏汤方

竹叶二把(辛平)石膏一斤(甘寒)半夏半升(洗,辛温)麦门冬一升(甘平,去心)人参三两(甘温)甘草二两(甘平,炙)粳米半升(甘微寒)

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内粳米,煮米熟,汤成,去米,温服一升,日三服。

病人脉已解,而日暮微烦,以病新差,人强与谷,脾胃气尚弱,不能消谷,故令微烦,损谷则愈。

诗人:张仲景

张仲景(约公元150~154年——约公元215~219年),名机,字仲景,东汉南阳涅阳县(今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镇张寨村)人。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医圣。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

张仲景朗读
(0)

猜你喜欢

渔翁知我闲无事,拉我乘舟访鼎湖。 野草闲花春寂寞,蛮烟瘴雨昼模糊。 磨厓可羡张弘范,把酒惟浇陆秀夫。 兴废由来总天命,临风何必更长吁。
(0)
溪山佳处不须招,未到心旌每动摇。 渐喜田园挽陶令,敢将笔砚伏君苗。 黑云含雨迷江馆,白鸟冲烟映市桥。 回首海宁惊谪梦,挽舟犹记笏垂腰。
(0)
居然仙仗列森森,南北尧天共此心。 五度嵩呼瞻圣切,两年芹曝祇谁深。 琳宫想像蓬莱地,宝运争看治化今。 惆怅金陵秋雨里,何由洗耳听韶音。
(0)
月色到江上,角声过山来。 山城半绿树,佳处仍楼台。 古屋翠微顶,疏檐宜晚开。 隐几月入座,山长潮信回。
(0)
他山有桂老鬅松,好植梅旁伴槁容。 着我对吟前赤壁,乞君分与左青龙。 逾墙之树宜无取,益屋于东本不凶。 恭想短章蒙一笑,便呼锄钁破苔封。
(0)
厓门怀古 昌化紫霄阁次长老仲希赋 次韵边奉常早习仪朝天宫之作 兜率寺作 从族叔觅老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