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名
地鳖、土鳖、过街。
气味
咸、寒、有毒。
主治
产后腹痛(有干血)。用蔗虫二十个(去足)、桃仁二十枚、大黄二两,共研为末,加炼蜜捣匀,分作四丸。每取一丸,以酒一升,煮成二合,温服。下血愈。此方名“大内蔗虫丸”。
木舌肿强(塞口,治甚险)。有蔗虫(炙)五个、食盐半两,共研为末,在水二碗中煎开多次,随时热含吐涎,直至病愈。
折伤接骨。用蔗虫焙存性,研为末。每服二、三钱,接骨有特效。又方,用生蔗虫捣出汁。酒送服,又方:用蔗虫六钱隔纸,砂锅内焙干;自然铜二两,火煅过,醋淬七闪,两药共研为末,每服二钱,温酒送下。伤在上方,饭后服;伤在下方饭前服。有特效。又方:用蔗虫一个,阴干临时研末入药,先用乳香、没药、龙骨、自然铜、火煅醋淬后,各取等分,加麝香少许,共研为末。每次取三分,与蔗虫末拌匀,酒调服。服药前要所折的部位整理好,否则接骨不能复原。
本草纲目 · 虫部 · 虫,明代,李时珍,<p>释名 </p><p>地鳖、土鳖、过街。 </p><p>气味 </p><p>咸、寒、有毒。 </p><p>主治 </p><p>产后腹痛(有干血)。用蔗虫二十个(去足)、桃仁二十枚、大黄二两,共研为末,加炼蜜捣匀,分作四丸。每取一丸,以酒一升,煮成二合,温服。下血愈。此方名“大内蔗虫丸”。 </p><p>木舌肿强(塞口,治甚险)。有蔗虫(炙)五个、食盐半两,共研为末,在水二碗中煎开多次,随时热含吐涎,直至病愈。 </p><p>折伤接骨。用蔗虫焙存性,研为末。每服二、三钱,接骨有特效。又方,用生蔗虫捣出汁。酒送服,又方:用蔗虫六钱隔纸,砂锅内焙干;自然铜二两,火煅过,醋淬七闪,两药共研为末,每服二钱,温酒送下。伤在上方,饭后服;伤在下方饭前服。有特效。又方:用蔗虫一个,阴干临时研末入药,先用乳香、没药、龙骨、自然铜、火煅醋淬后,各取等分,加麝香少许,共研为末。每次取三分,与蔗虫末拌匀,酒调服。服药前要所折的部位整理好,否则接骨不能复原。</p>
李时珍(1518~1593),字东璧,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北蕲春县蕲州镇东长街之瓦屑坝(今博士街)人,明代著名医药学家。与“医圣”万密斋齐名,古有“万密斋的方,李时珍的药”之说。...
大社吴公。元代。刘麟瑞。谁道盱江一布衣,龙韬虎略岂知蹊。 锄耰列阵螳初奋,鼙鼓临风马已嘶。 汉将追奔飞白刃,楚囚羁絷化红泥。 宠褒已矣忠难泯,不向泉关叹噬脐。
题三桂堂。明代。胡奎。生儿贵生男,男可应门户。 种树当种桂,桂能耐寒暑。 君家有三儿,一一青琼枝。 时来三树下,骑竹相娱嬉。 大儿眉宇好,小儿奇绝倒。 中儿更可人,比兄读书早。 愿儿读书早,长大俱成名。 年年桂花发,来听读书声。
次韵和东坡岐亭诗五首 其三。明代。黄淳耀。炼炭辟炊烟,屑玉煮微汁。 此人快意时,有如鱼在湿。 苦乐更共之,粗粝安可得。 明者勇持戒,不异救头急。 怜鱼如金鱼,惜鸭比花鸭。 心心生慈云,大地为之羃。 念有天地来,川原屡殷赤。 人肉贱于狗,斫斩无黑白。 及今全盛时,嬉游多岸帻。 当思酒肉臭,足感鬼神泣。 鲁叟昔弥缝,瞿昙补其缺。 悲悯共因缘,门庭相主客。 永然舍老饕,来同莲社集。
送王编修懋中省觐归无锡。明代。罗洪先。画舫乘秋发,斑衣爱日迟。 归携西掖绶,行咏北山诗。 江雨鲈鱼白,山田粳稻垂。 而翁投绂早,莫更滞还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