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 ·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伤寒论 ·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朗读

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太阴中风,四肢烦疼,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

太阴病欲解时,从亥至丑上。

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

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

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太阴当发身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以脾家实,腐秽去故也。

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而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

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

太阴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以其人胃气弱,易动故也。

诗人:张仲景

张仲景(约公元150~154年——约公元215~219年),名机,字仲景,东汉南阳涅阳县(今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镇张寨村)人。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医圣。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

张仲景朗读
(0)

猜你喜欢

齿耄婴新疾,才衰减旧名。 短筇扶蹇步,小院惬幽情。 卜叟言灾退,医翁贺脉平。 饭香炊䆉稏,羹美馣芜菁。 菊颖寒犹小,枫林晓渐赪。 清诗披客贽,佳著指僧枰。 家塾灯前课,村陂雨外耕。 从今尚何事,赖此遣浮生。
(0)
简子城边过尽春,却寻归路并清汾。 落花乱逐溶溶水,远树低连漠漠云。 姑射雨晴山似染,洞羊风暖草如薰。 独怜疲俗诛求困,愁叹声多不可闻。
(0)
飞梯上云雨,猿臂攀层岩。 天风吹鬓须,兹行非人间。 幽泉不知处,但闻鸣佩环。 崄艰碍清快,洄涡走平宽。 □□落万仞,溅雪惊潺潺。 悬崖忽见寺,白昼方掩关。 境□□遐想,坐久生清寒。 山空寂无人,鸟啼花不言。 云披献青嶂,风槛争卷帘。
(0)
与客登城看古碑,白云芳草正离披⑦。 空中楼阁今方见⑧,天下江上此最奇。 捶碎以来犹有迹⑨,品题而后似无诗⑩。 江城一曲梅花调⑾,试借仙人玉笛吹。
(0)
一使匈奴久不回,为怜高义筑崇台。 乡人千载思登眺,肯使春风长草莱。
(0)
养疾 自赵城还府 次韵游南岳题石桥 次邵二泉公韵二首 其二 节义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