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名
解蠡、芑实、莘米、回回米、薏珠子。
气味
(仁、根)甘、微寒、无毒。
主治
风湿身疼,日暮加剧。用麻黄三两,杏仁二十枚,甘草、薏苡仁各一两,加水四升,煮成二升,分两次服。
水肿喘急。用郁李仁二两,研细,以水滤取汁,煮薏苡仁饭,一天吃两次。
沙石热淋。用薏苡仁(子、叶、根皆可)水煎热饮(夏月次饮),以通为度。
消渴。用薏苡仁煮粥吃。
肺痿咳嗽,有脓血。用薏苡仁十两,捣破,加水三升煎成一升,以酒少许送服。
痈疽不溃。吞服薏苡仁一枚。
虫牙痛。用薏苡仁、桔梗研末点服。
疝疾。用薏苡(以东壁黄土炒过),加水煮成膏服下。
黄疸。用薏苡根煎汤频服。
杀蛔虫。用薏苡根一斤,世细,加水七升煮成三升服下,能将虫杀死打出。
月经不通。有薏苡根一两,水煎服。
牙齿风痛。用薏苡根四两,水煮含漱。
本草纲目 · 谷部 · 薏苡仁,明代,李时珍,<p>释名 </p><p>解蠡、芑实、莘米、回回米、薏珠子。 </p><p>气味 </p><p>(仁、根)甘、微寒、无毒。 </p><p>主治 </p><p>风湿身疼,日暮加剧。用麻黄三两,杏仁二十枚,甘草、薏苡仁各一两,加水四升,煮成二升,分两次服。 </p><p>水肿喘急。用郁李仁二两,研细,以水滤取汁,煮薏苡仁饭,一天吃两次。 </p><p>沙石热淋。用薏苡仁(子、叶、根皆可)水煎热饮(夏月次饮),以通为度。 </p><p>消渴。用薏苡仁煮粥吃。 </p><p>肺痿咳嗽,有脓血。用薏苡仁十两,捣破,加水三升煎成一升,以酒少许送服。 </p><p>痈疽不溃。吞服薏苡仁一枚。 </p><p>虫牙痛。用薏苡仁、桔梗研末点服。 </p><p>疝疾。用薏苡(以东壁黄土炒过),加水煮成膏服下。 </p><p>黄疸。用薏苡根煎汤频服。 </p><p>杀蛔虫。用薏苡根一斤,世细,加水七升煮成三升服下,能将虫杀死打出。 </p><p>月经不通。有薏苡根一两,水煎服。 </p><p>牙齿风痛。用薏苡根四两,水煮含漱。</p>
李时珍(1518~1593),字东璧,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北蕲春县蕲州镇东长街之瓦屑坝(今博士街)人,明代著名医药学家。与“医圣”万密斋齐名,古有“万密斋的方,李时珍的药”之说。...
送李侍御归宣州使幕。唐代。韩翃。春草东江外,翩翩北路归。 官齐魏公子,身逐谢玄晖。 山色随行骑,莺声傍客衣。 主人池上酌,携手暮花飞。
伯起不就公车杜门著书寄此致羡。明代。王世贞。旋郤公车甘隐沦,爱君初作自由身。 书成柿叶真如晋,种得桃花不避秦。 湖海几曾湮竹帛,烟波随处吐丝纶。 倦夫尘梦从夸觉,争似元无入梦人。
咏古 其六。明代。李攀龙。白石粲南山,赪鲤丽沧浪。 单衣裁及骭,缊缕远从商。 夜中起饭牛,任车自所将。 爝火辟列星,上客烂生光。 疾歌一不闻,何谓伯与王。
题历友伯父昆仑山房。清代。张元。小结横山麓,清知处士家。 秋风三径竹,春雨一庭花。 跌宕新诗句,萧间老岁华。 苍茫时极目,岸帻数啼鸦。
明贤象牙章歌。清代。弘历。古有刻玉为六玺,是为天子之宝瑞。 炎刘以降铜印传,上自公侯下郎吏。 牙门部曲行军符,以昭信守别真伪。 抑埴亦复夸象齿,制巧用便钗脚利。 何人好古比集狐,明贤历历著名氏。 貂珰但知金玉重,弃置尚方之敝笥。 我偶发视识旧物,乃命文臣重排次。 徵明父子为巨擘,太原王宠包山治。 墨林鉴赏最精当,幼于雅抱山林志。 屈指鸿儒凡几辈,如在一堂相把臂。 文苑盛事有如此,金薤连城逊美萃。 龟坛螭纽无不具,大小鸟篆咸该备。 锦囊檀匣允所宜,肯教俗物同滥厕。 名章幸得归九重,不然优孟风应炽。 不然优孟风应炽,嗟嗟刚卯翻增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