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名
解毒、黄结、中药。
气味
甘、寒、无毒。
主治
急黄。用山豆根末,水送服二钱。
赤白痢。用山豆根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服,白开水送下。三服后即可止痢。
水盅腹大,皮肤变黑。用山豆根研为末,酒送服二钱。
头风热痛。用山豆根末,调油涂两太阳。
牙龈肿痛。用山豆根一片,含在痛处。
喉中发痈。用山豆根磨醋,噙口中。病重不能言语者,不断地以鸡毛扫药汁入喉,引出涎水,即可言语。
疥癣。用腊猪油调山豆根末涂搽。
喉风(牙关紧闭,水米不下)。用山豆根、白药等分,水煎噙咽。
本草纲目 · 草部 · 山豆根,明代,李时珍,<p>释名 </p><p>解毒、黄结、中药。 </p><p>气味 </p><p>甘、寒、无毒。 </p><p>主治 </p><p>急黄。用山豆根末,水送服二钱。 </p><p>赤白痢。用山豆根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服,白开水送下。三服后即可止痢。 </p><p>水盅腹大,皮肤变黑。用山豆根研为末,酒送服二钱。 </p><p>头风热痛。用山豆根末,调油涂两太阳。 </p><p>牙龈肿痛。用山豆根一片,含在痛处。 </p><p>喉中发痈。用山豆根磨醋,噙口中。病重不能言语者,不断地以鸡毛扫药汁入喉,引出涎水,即可言语。 </p><p>疥癣。用腊猪油调山豆根末涂搽。 </p><p>喉风(牙关紧闭,水米不下)。用山豆根、白药等分,水煎噙咽。</p>
李时珍(1518~1593),字东璧,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北蕲春县蕲州镇东长街之瓦屑坝(今博士街)人,明代著名医药学家。与“医圣”万密斋齐名,古有“万密斋的方,李时珍的药”之说。...
题吉州龙溪。唐代。何敬。龙溪之山秀而峙,龙溪之水清无底。 狂风激烈翻春涛,薄雾冥蒙溢清泚。 奔流百折银河通,落花滚滚浮霞红。 四时佳境不可穷,仿佛直与桃源通。
击铜钵和天衣杂题十首 其九。清代。毛奇龄。蜒蜿乔松埂,依稀古塔㙨。 千花龙负涌,七级雁衔飞。 翠粒浮沙远,苍鳞偃盖微。 夕阳残照里,应见宝幢归。
次和庄君云从辱赠原韵。清代。林朝崧。刻画无盐费写生,瑶篇叠赠愧深情。 北山人或嘲充隐,南亩君胡慕力耕。 荒径几时寻蒋诩,酒杯此日忆公荣。 甲城绛帐围丝竹,想见玄谈娓娓清。
次韵欲游西湖阻雨。宋代。陈渊。去年赏西湖,薄暑扳跻难。 同游幸胜士,酒沃衣巾斑。 今岁来钱塘,腊雨扁舟寒。 友朋适四集,局蹙樊笼间。 此生分林泉,造物犹余悭。 未为登岳祷,且作访戴还。 无私本天理,敢怨阴云顽。 向来旱蝗恶,征赋亦未宽。 宁令风作雪,要看麦堆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