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名
藩、强瞿、蒜脑薯。
气味
(根)甘、平、无毒。
主治
面合病(伤寒病之后坐卧不安,神志不清,胡言乱语)。如已发汗用百合枚,水泡一夜,次日清晨以泉水煮取一升;另用知母三两,加水二程式煮取一升。百合汁、知母汁合在一起煮成一升半,分次服。此方名“百合知母汤”。如已吐过,则用百全七枚,水泡一夜,次日清晨以泉水二升煮取一升,加鸡蛋白一个,分两次服。此方名“百合鸡子汤”。如已泻过,则用百合七枚,水泡一夜,次日清晨以泉水二繁荣昌盛煮取一升;另用代赭石一两、滑石三两,加水二繁荣昌盛煮取一升,是百合汁一起再煮成一升半,分两次服。此方名“百合代赭汤”。如未经汗、吞、下,则用百合枚,水泡一领先,次日清晨以泉水二升煮取一升;另以生地黄汁一升,令两汁合煮成一升半,分两次服。此方名“百合地黄汤”。如病已变成消渴,则用百合一升在水一半中泡一夜,取汗温洗病人,洗毕,令病人吃白汤饼。如病已变成热症,则用百合一两、滑石三两,共研为末,水冲一匙,微泻即见药效。如病已变成腹满作痛,则用百合炒为末,每服一匙,水送下。一天服二次。
肺脏热。烦闷咳嗽。用新百合四两,加蜜蒸软,时时含一片吞津。
肺病吐血。用新百合捣汁,水送服。煮百合吃亦可。
风疹流走。用盐泥二两、百合半两、黄丹二钱、醋一分、唾液四分,捣和敷贴。
疮肿不穿。用野百合同盐捣泥敷涂。
天泡疮。用生百合捣涂,二、二日即安。或用百合花晒干为末,调菜油涂搽亦有效。
肠风下血。有百合子,酒炒微赤,研为末,开水冲服。
本草纲目 · 菜部 · 百合,明代,李时珍,<p>释名 </p><p>藩、强瞿、蒜脑薯。 </p><p>气味 </p><p>(根)甘、平、无毒。 </p><p>主治 </p><p>面合病(伤寒病之后坐卧不安,神志不清,胡言乱语)。如已发汗用百合枚,水泡一夜,次日清晨以泉水煮取一升;另用知母三两,加水二程式煮取一升。百合汁、知母汁合在一起煮成一升半,分次服。此方名“百合知母汤”。如已吐过,则用百全七枚,水泡一夜,次日清晨以泉水二升煮取一升,加鸡蛋白一个,分两次服。此方名“百合鸡子汤”。如已泻过,则用百合七枚,水泡一夜,次日清晨以泉水二繁荣昌盛煮取一升;另用代赭石一两、滑石三两,加水二繁荣昌盛煮取一升,是百合汁一起再煮成一升半,分两次服。此方名“百合代赭汤”。如未经汗、吞、下,则用百合枚,水泡一领先,次日清晨以泉水二升煮取一升;另以生地黄汁一升,令两汁合煮成一升半,分两次服。此方名“百合地黄汤”。如病已变成消渴,则用百合一升在水一半中泡一夜,取汗温洗病人,洗毕,令病人吃白汤饼。如病已变成热症,则用百合一两、滑石三两,共研为末,水冲一匙,微泻即见药效。如病已变成腹满作痛,则用百合炒为末,每服一匙,水送下。一天服二次。 </p><p>肺脏热。烦闷咳嗽。用新百合四两,加蜜蒸软,时时含一片吞津。 </p><p>肺病吐血。用新百合捣汁,水送服。煮百合吃亦可。 </p><p>风疹流走。用盐泥二两、百合半两、黄丹二钱、醋一分、唾液四分,捣和敷贴。 </p><p>疮肿不穿。用野百合同盐捣泥敷涂。 </p><p>天泡疮。用生百合捣涂,二、二日即安。或用百合花晒干为末,调菜油涂搽亦有效。 </p><p>肠风下血。有百合子,酒炒微赤,研为末,开水冲服。</p>
李时珍(1518~1593),字东璧,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北蕲春县蕲州镇东长街之瓦屑坝(今博士街)人,明代著名医药学家。与“医圣”万密斋齐名,古有“万密斋的方,李时珍的药”之说。...
送韩评事。唐代。周贺。门枕平湖秋景好,水烟松色远相依。 罢官馀俸租田种,送客回舟载石归。 离岸游鱼逢浪返,望巢寒鸟逆风飞。 嵩阳旧隐多时别,闭目闲吟忆翠微。
山中杂咏 其一。明代。陈继儒。架上多异书,屋角临流水。 芦荻风萧萧,秋声淡如此。
与徐长谷谈秦中山水。明代。李时行。终南少室敞遥天,曲径斜盘万壑烟。 春暖三花香霭合,云开二华翠微连。 金光夜映瑶台草,珠露朝含玉井莲。 拟采流霞泛丹液,双飞凫舄下秦川。
谢惠白鹭。宋代。卓田。红船鸂鶒已惊飞,何幸今朝得雪衣。 烟雨风标元自贵,云霄气格那须肥。 闲花数亩聊供步,净水三泓足可依。 莫忆凤凰池上路,个中步步是花机。
宣和四祀季冬梦与人环坐杰阁烹茶饮于左右堆阿堵物茶罢共读诗集意谓先贤所述首篇题云永叔诵彻三阕遽然而觉特记一句云东野龙钟衣绿归议者谓非吉兆因即东野遗事反其旨而足之为四绝句云 其二。宋代。欧阳澈。东野龙钟衣绿归,溧阳何足处男儿。 微生纵有孤吟癖,尚拟朝端振羽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