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名
玉金,姜黄、毛姜黄。
气味
(根)辛、苦、寒、无毒。
主治
颠狂症。用郁金七两、明矾三两,共研为末,加稀同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开水送下。
痘毒攻心(痘疮忽由白色变成紫黑我,不出脓,日夜哭叫)。用郁金一枚、甘草二钱半,加水半碗煮干,去甘草,将郁金切片焙干,研为末,加脑子(炒)半钱。每服一钱,以生猪血五七滴和新汲水调下。二服后毒气从手足心发出,如痈状,病乃全愈。
心气痛。和郁金、附子、干姜,等分为末,加醋、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朱砂为衣。每服三十丸。男用酒,女用醋送下。
产后心痛(血气上冲欲死)。用郁金(烧存性)研细,取二钱,以米醋调灌能,转危为安。
鼻血、吐血。用郁金研细,水服二钱。不愈。再服一次。
阳毒下血(热气入骨,痛不可忍)。用郁金五个,牛黄一个、如皂荚子大,做成散剂,每服用醋浆水一碗煎三沸后,待温把药送下。
尿血。用郁金一两、葱白一握,加水一碗煎成三合,温服。一天服三次。
风痰壅塞。用郁金一分、藜芦十分,共研为末。每取少许,温浆水调下。同时,以浆水一碗,漱口吐涎。可以吃一点东西压一下药味。
痔疮肿痛。用郁金研细,加水调匀搽患处。
本草纲目 · 草部 · 郁金,明代,李时珍,<p>释名 </p><p>玉金,姜黄、毛姜黄。 </p><p>气味 </p><p>(根)辛、苦、寒、无毒。 </p><p>主治 </p><p>颠狂症。用郁金七两、明矾三两,共研为末,加稀同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开水送下。 </p><p>痘毒攻心(痘疮忽由白色变成紫黑我,不出脓,日夜哭叫)。用郁金一枚、甘草二钱半,加水半碗煮干,去甘草,将郁金切片焙干,研为末,加脑子(炒)半钱。每服一钱,以生猪血五七滴和新汲水调下。二服后毒气从手足心发出,如痈状,病乃全愈。 </p><p>心气痛。和郁金、附子、干姜,等分为末,加醋、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朱砂为衣。每服三十丸。男用酒,女用醋送下。 </p><p>产后心痛(血气上冲欲死)。用郁金(烧存性)研细,取二钱,以米醋调灌能,转危为安。 </p><p>鼻血、吐血。用郁金研细,水服二钱。不愈。再服一次。 </p><p>阳毒下血(热气入骨,痛不可忍)。用郁金五个,牛黄一个、如皂荚子大,做成散剂,每服用醋浆水一碗煎三沸后,待温把药送下。 </p><p>尿血。用郁金一两、葱白一握,加水一碗煎成三合,温服。一天服三次。 </p><p>风痰壅塞。用郁金一分、藜芦十分,共研为末。每取少许,温浆水调下。同时,以浆水一碗,漱口吐涎。可以吃一点东西压一下药味。 </p><p>痔疮肿痛。用郁金研细,加水调匀搽患处。</p>
李时珍(1518~1593),字东璧,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北蕲春县蕲州镇东长街之瓦屑坝(今博士街)人,明代著名医药学家。与“医圣”万密斋齐名,古有“万密斋的方,李时珍的药”之说。...
开岁。元代。范梈。自违北极向南辰,重见东皇似故人。 合席管弦方殿岁,殊乡花柳觉先春。 水归楚泽鱼俱化,土覆周郊兽亦仁。 薄宦于时无补报,且须康济百年身。
十月见蟢子戏成。元代。魏初。蛰后垂纤见亦奇,只应佳信示前知。 床头镜子拈来看,未分清霜入鬓丝。
袁嵾岚咏学宫古柏二章书扇见贻次韵附答 其一。明代。王应斗。饱尽风烟几岁寒,裒然高韵矗文坛。 声摇五夜飞金玉,色映千秋拥盖冠。 并秀巳无群卉在,后雕应作老成看。 森阴偶寄骚人榻,累日豪吟属和难。
铜陵。明代。湛若水。铜岭峰头驾铁船,望中神爽一飘然。 少间复作千年慨,慨底如吾济巨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