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名
游龙、石龙、天蓼、大蓼。
气味
(实)咸、微寒、无毒。
主治
消渴、去热、明目益气、亦治瘰疬、痞块。荭草的花能散血、消积、止痛。
本草纲目 · 草部 · 荭草,明代,李时珍,<p>释名 </p><p>游龙、石龙、天蓼、大蓼。 </p><p>气味 </p><p>(实)咸、微寒、无毒。 </p><p>主治 </p><p>消渴、去热、明目益气、亦治瘰疬、痞块。荭草的花能散血、消积、止痛。</p>
李时珍(1518~1593),字东璧,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北蕲春县蕲州镇东长街之瓦屑坝(今博士街)人,明代著名医药学家。与“医圣”万密斋齐名,古有“万密斋的方,李时珍的药”之说。...
舟次武陵寄天竺僧无昼。唐代。许浑。溪长山几重,十里万株松。 秋日下丹槛,暮云归碧峰。 树栖新放鹤,潭隐旧降龙。 还在孤舟宿,卧闻初夜钟。
题请息斋六言十首 其五。宋代。范成大。不惜人扶难拜,非关我醉欲眠。 劳君敬枯木耳,恐汝见湿灰焉。
题咏春亭。明代。郑真。绣柱雕阑面面空,座间人似杜陵翁。 画图不用丹青手,彩笔争夸锦绮工。 花柳光辉春雨后,山川浩渺夕阳中。 元戎不负风流约,樽俎还看一笑同。
蔡邕。清代。殷葆诚。剩得遗文四百篇,中郎身世剧堪怜。 卿才未必宜修史,众怒如何与作缘。 齑臼外孙传后日,芦笳娇女恨胡天。 琴桐笛竹都无恙,枉把聪明误昔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