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 · 果部 · 吴茱萸

本草纲目 · 果部 · 吴茱萸朗读
明代李时珍 2023-05-25

气味

辛、温、有小毒。

主治

中风(口角偏斜,不能语言)。用茱萸一升、姜豉三升、清酒五程式,合煎开数次,冷后每服半升。一天服三次。微汗即愈。

全身发痒。用茱萸一升,加酒五升,煮成一升半,乘温擦洗,痒即停止。

冬月感寒。用吴茱萸五钱煎汤服,以出汗为度。

呕吐、胸满、头痛。用茱萸一升、枣二十枚、生姜一两、人参一两,加水五升煎成三升,每服七合,一天服二次,此方名“吴茱萸汤”。

心腹冷痛。用吴茱萸五合,加酒三升煮开,分三次服。

小肠疝气(偏坠疼痛,睾丸肿硬,阴部湿痒)。用吴茱萸(去梗)一斤,分作四份。四两泡酒,四两泡醋,四两泡开水,四两泡童便。经一夜后,都取出焙干,加泽泻二两,共研为末,以酒和粉调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服,盐汤或酒送下。此方名“夺命丹”,亦名“星斗丸”。

妇女阴寒,久不受孕。用吴茱萸、川椒各一升,共研为末,加炼蜜做丸子,如弹子大。裹棉肉纳入阴道中,令子宫开即可受孕。

胃气虚冷,口吐酸水。用吴茱萸在开水中泡七次,取出焙干,加干姜(炮),等分为末。每服一钱,热汤送下。

转筋入腹。用茱萸(炒)二两,加酒二碗,煎成一碗,分二次服。得泻即愈。

老人多年水泄。用吴茱萸三钱,泡过,取出,加水煎嗔,放一点盐后服下。

赤白痢(脾胃受湿,下痢腹痛,米谷不化)。用吴茱萸、黄连、白芍药各一两,同炒为末,加蒸饼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三十丸,米汤送下。此方名“戊己丸”。又方:用川黄连二峡谷、吴茱萸二两(汤沁七次),同炒香,分别研为末,各与粟米饭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收存备用。每服三十丸。赤痢,以甘草汤送服黄连丸;白痢,以干姜汤送服茱萸丸;赤白痢,两丸各用十五粒,米汤送下。此方名“变通丸”。又方:用吴茱萸二两、黄连二两,同炒香,各自为末。以百草霜二两,加饭同黄连做成丸子;以白芍药末二两,加饭同茱萸做成丸子,各如梧子大,收存备用。每服五十丸。赤痢,以乌梅汤送服连霜丸;白痢,以米汤送服茱芍丸;赤白痢,两种药丸各服二十五粒。此方名“二色丸”。

腹中积块。用茱萸一升捣烂,和酒同煮,取出包软布中熨积块处,冷则炒热再熨。块如移动,熨也移动,直至积块消除。

牙齿疼痛。用茱萸煎酒含漱。

老小风疹。用茱萸煎酒涂搽。

痈疽发背。用吴茱萸一升捣为末,加苦酒调涂布上贴患处。

寒热怪病(发寒发热不止,几天后四肢坚硬如石,敲起来发铜器声,日渐瘦弱)。用茱萸、木香等分,煎激发服。

附方

吴茱萸的功效是温中、散寒、下气、开郁。近年来临床实际上践,亦用本品治蛲虫病。临床实践学认为吴茱萸有明显的止痛、止呕作用。

诗人:李时珍

李时珍(1518~1593),字东璧,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北蕲春县蕲州镇东长街之瓦屑坝(今博士街)人,明代著名医药学家。与“医圣”万密斋齐名,古有“万密斋的方,李时珍的药”之说。...

李时珍朗读
(0)

猜你喜欢

虽被风霜竞欲催,皎然颜色不低摧。 已疑素手能妆出,又似金钱未染来。 香散自宜飘渌酒,叶交仍得荫香苔。 寻思闭户中宵见,应认寒窗雪一堆。
(0)
我行四海求朋侪,冷丝枯木谁与偕。 相知还是故乡客,春风拂帽过高斋。 眼明乍见新诗卷,纵观渺渺无津涯。 太古遗音久坠地,后之作者沦优俳。 山鬼啸风虫号野,正画兀兀疑阴霾。 就中意思萧索极,偶一噍咀如枯荄。 郊岛苦寒温李侩,是谁倡此为厉阶。 我欲奋笔指其谬,惜以事役无好怀。 髯卿挺起清渊尾,诗与渊水争清佳。 词源蓄泄昆仑窟,余波悬注江河淮。 冥搜汉魏晋唐宋,阅年十度更檀槐。 句遒语老功力到,如此大笔堪磨崖。 文士结习世未化,凭愚护短相睽乖。 我今怀响涩欲废,牛铎喜与黄钟谐。 一弹再鼓有余韵,檐外好鸟鸣喈喈。
(0)
双凫小驻柳边洲,岂是花时作胜游。 着意劝民躬耒耜,终朝把酒话田畴。 三年两下车尘拜,九客同为野景留。 桃李成阴春欲去,寸心耿耿夕阳舟。
(0)
江外五年别,斋中三日留。 何能慰衰疾,正足乱羁愁。 泽国瓜时雨,淮山桂树秋。 思归欲招隐,一一谢交游。
(0)
苍茫天地间,流光一何遽。 曾闻太古人,未见曦轮驻。 才沈崦嵫云,还上浮桑树。 山色愁里暝,天形梦中曙。 安知穆天子,龙马神为御。 万里速乘风,又向瑶台去。 超遥侣神仙,此理当何故。 不向尧年长,永使人间住。
(0)
咏白菊 文漪斋中见示新诗 邑宰劭农 雨中送孜入京兼呈诸亲旧 感遇九首 其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