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名
白果、鸭脚子。
气味
(核仁)甘、苦、平、涩、无毒。
主治
寒嗽痰喘。用白果七个煨熟以熟艾作成七丸,每果中放入艾丸一颗,纸包再次煨香,去艾吃下。
哮喘痰嗽。用白果五个、麻黄二钱半、甘草(炙)二钱,加水一杯半,煎至领先成,临星时服。此方名“鸭掌散”。又方:白果二十一个(炒黄),麻黄三钱,苏子二钱,款冬花、法半夏、桑白皮(蜜炙)各二钱,杏仁(去皮尖)、黄芩(微炒)各一钱半,甘草一钱,加水三杯,煎成二杯,随时分作二次服下,不用姜。
咳嗽失声。用白果仁四两,白茯苓、桑白皮各二两,乌豆半升(炒),蜜半斤,一起煮熟,晒干为还想,以乳汁半碗拌湿,九蒸九晒,做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三、五十丸,开水送下。极效。
小便频数。用白果十四枚,一半生,一半煨,食之有效。
小便白浊。用生白果仁十枚,擂水服。一天服一次。病愈为止。
赤白带下。用白果、莲肉、江米各五钱,胡椒一钱半,共研为末,以乌云骨鸡一只,去肠填药,瓦器煮烂,空心服下。
肠风下血。用白果煨熟,出火气后,米汤送服。
虫牙。用生白果每饭后嚼一、二个,有效。
手足皲裂。用生白果嚼烂,每夜涂搽。
头面癣疮。用生白果仁切断,频频搽患处,直至病愈。
乳痈溃烂。用银杏仁半斤,以四两研酒服,以四两研敷患处。
本草纲目 · 果部 · 银杏,明代,李时珍,<p>释名 </p><p>白果、鸭脚子。 </p><p>气味 </p><p>(核仁)甘、苦、平、涩、无毒。 </p><p>主治 </p><p>寒嗽痰喘。用白果七个煨熟以熟艾作成七丸,每果中放入艾丸一颗,纸包再次煨香,去艾吃下。 </p><p>哮喘痰嗽。用白果五个、麻黄二钱半、甘草(炙)二钱,加水一杯半,煎至领先成,临星时服。此方名“鸭掌散”。又方:白果二十一个(炒黄),麻黄三钱,苏子二钱,款冬花、法半夏、桑白皮(蜜炙)各二钱,杏仁(去皮尖)、黄芩(微炒)各一钱半,甘草一钱,加水三杯,煎成二杯,随时分作二次服下,不用姜。 </p><p>咳嗽失声。用白果仁四两,白茯苓、桑白皮各二两,乌豆半升(炒),蜜半斤,一起煮熟,晒干为还想,以乳汁半碗拌湿,九蒸九晒,做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三、五十丸,开水送下。极效。 </p><p>小便频数。用白果十四枚,一半生,一半煨,食之有效。 </p><p>小便白浊。用生白果仁十枚,擂水服。一天服一次。病愈为止。 </p><p>赤白带下。用白果、莲肉、江米各五钱,胡椒一钱半,共研为末,以乌云骨鸡一只,去肠填药,瓦器煮烂,空心服下。 </p><p>肠风下血。用白果煨熟,出火气后,米汤送服。 </p><p>虫牙。用生白果每饭后嚼一、二个,有效。 </p><p>手足皲裂。用生白果嚼烂,每夜涂搽。 </p><p>头面癣疮。用生白果仁切断,频频搽患处,直至病愈。 </p><p>乳痈溃烂。用银杏仁半斤,以四两研酒服,以四两研敷患处。</p>
李时珍(1518~1593),字东璧,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北蕲春县蕲州镇东长街之瓦屑坝(今博士街)人,明代著名医药学家。与“医圣”万密斋齐名,古有“万密斋的方,李时珍的药”之说。...
舣舟当利港作。宋代。贺铸。为问溪头潮浅深,片帆长挂北归心。 夜风吹雪晓尤怒,午日破云寒复阴。 江淮行役殊未已,京洛朋游安事寻。 何时稳坐饱粗饭,鼓腹东皋农父吟。
吊伍宪副辞。明代。周瑛。健鹘兮盘空,俯视兮寰中。招之兮不下,万里兮刚风。 彩线兮金针,刺绣兮华衾。结识兮夫君,岁晚兮同心。 忽辞兮青毡,驻节兮秦川。佩服兮玺书,陶铸兮才贤。 南山兮气高,九卿兮一毛。拂衣兮长啸,林木兮萧骚。 七十兮春秋,学赋兮远游。虹蜺兮夜吐,经旬兮不收。
移家不至葵轩戏以诗次韵答之。明代。黄衷。春浮沙际浩无涯,鸂鶒撩人近复赊。 香灺暖风催试葛,江光新潦约回槎。 南山亦有蘼芜草,此日徒怜百合花。 总是铁肝销不得,蛮烟未灭肯为家。
过乌衣巷。宋代。李龏。王谢风流满晋书,东南一望可长吁。 平芜隔水时飞燕,更有何人在此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