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名
薯,土薯、山薯、山芋、山药、玉延。
气味
(根)甘、温、平、无毒。
主治
心腹虚胀,手足厥逆,不思饮食。用薯蓣半生半炒为末。每服二钱,米汤关定。一天服二次。
禁口痢。治方同上。
小便数多。用薯蓣(矾水煮过)、白茯苓,等分为末。每服二钱,水送下。
痰风喘急。用生薯蓣(捣烂)半碗,加甘蔗汁半碗,和匀,北热一次饮服。
脾胃虚弱,不思饮食。用薯蓣、白术各一两,人参七钱半,共研为末,加水和糊做成丸子,如小豆大。每服四十至五十丸,米汤送下。
湿热虚泄。用薯蓣、苍术等分,加饭做成丸子米汤送服。
肿毒初起。用带泥的薯蓣、蓖麻子、糯米等分,水泡过,研细敷涂即散。
手足冻疮。有薯蓣一截,磨泥敷上。
本草纲目 · 菜部 · 薯蓣,明代,李时珍,<p>释名 </p><p>薯,土薯、山薯、山芋、山药、玉延。 </p><p>气味 </p><p>(根)甘、温、平、无毒。 </p><p>主治 </p><p>心腹虚胀,手足厥逆,不思饮食。用薯蓣半生半炒为末。每服二钱,米汤关定。一天服二次。 </p><p>禁口痢。治方同上。 </p><p>小便数多。用薯蓣(矾水煮过)、白茯苓,等分为末。每服二钱,水送下。 </p><p>痰风喘急。用生薯蓣(捣烂)半碗,加甘蔗汁半碗,和匀,北热一次饮服。 </p><p>脾胃虚弱,不思饮食。用薯蓣、白术各一两,人参七钱半,共研为末,加水和糊做成丸子,如小豆大。每服四十至五十丸,米汤送下。 </p><p>湿热虚泄。用薯蓣、苍术等分,加饭做成丸子米汤送服。 </p><p>肿毒初起。用带泥的薯蓣、蓖麻子、糯米等分,水泡过,研细敷涂即散。 </p><p>手足冻疮。有薯蓣一截,磨泥敷上。</p>
李时珍(1518~1593),字东璧,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北蕲春县蕲州镇东长街之瓦屑坝(今博士街)人,明代著名医药学家。与“医圣”万密斋齐名,古有“万密斋的方,李时珍的药”之说。...
诗并序 其四十二。唐代。王梵志。说钱心即喜,见死元不愁。 广贪财色乐,时时度日休。 平生不造福,死被业道收。 但看三恶处,大有我般流。
大同春吟己丑作四首 其二。明代。湛若水。宇宙同胞里,身居太一家。 清平有麟凤,狡狯起猱蛇。
去西山还城同惺初皓如。清代。陈三立。看山扶道气,之子好容颜。 万态收晴雨,连朝自往还。 炊烟村坞静,花影鬓毛斑。 春涨浮城郭,灵风一苇闲。
次韵和麻直讲题杨直讲所种三樗树。宋代。刘攽。谁能知散木,封植亦无心。 岁月如视荫,栖迟还息阴。 宦情移柳在,诗兴爱棠深。 定有归飞翼,怀音似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