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名
交藤、夜合、地精、陈知白、马肝厂、桃柳藤、九真藤、赤葛、疮帚、红内消。
气味
(根)苦、涩、微温、无毒。
主治
骨软风疾(腰膝疼痛,遍身瘙痒,行步困难)。用何首乌(以有花纹者为最好)、牛膝各一斤,同在好酒中泡七夜,取出晒干,捣烂,加枣肉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至五十丸。空心服,酒送下。
皮里作痛(不知痛在何处)。用何首乌末,姜汁调成膏涂搽,搽后用布包住,以火烘鞋底熨按。
自汗不止。用何首乌末,调唾液,封脐上。
肠风下血。用何首乌二两,研为末。每服二钱,饭前服,米汤送下。
破伤血出。用何首乌末敷上即止。有特效。
瘰疬结核(或破或不破,下至胸前者皆可治),用何首乌根洗净,每日生嚼,并取叶捣烂涂患处。
痈疽毒疮。用何首乌不限量,在文武火上熬煎,加酒等量,再煎开几次后,存酒,随时饮用;取药渣焙干,研为末,以酒煮面调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服,温酒送下。病愈后,药可常服。
大风疠疾。用何首乌(以大而有花纹者为好)一斤,泡淘米水中七天,反复蒸、晒数次,加胡麻四两,再蒸再晒,研为末,每服二钱,酒送下,一天服二次。
疥癣。用何首乌、区叶等分,水煎浓汤洗浴,可以解痛、生肌肉。用何首乌茎、叶煎汤洗浴,也有效。
本草纲目 · 草部 · 何首乌,明代,李时珍,<p>释名 </p><p>交藤、夜合、地精、陈知白、马肝厂、桃柳藤、九真藤、赤葛、疮帚、红内消。 </p><p>气味 </p><p>(根)苦、涩、微温、无毒。 </p><p>主治 </p><p>骨软风疾(腰膝疼痛,遍身瘙痒,行步困难)。用何首乌(以有花纹者为最好)、牛膝各一斤,同在好酒中泡七夜,取出晒干,捣烂,加枣肉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至五十丸。空心服,酒送下。 </p><p>皮里作痛(不知痛在何处)。用何首乌末,姜汁调成膏涂搽,搽后用布包住,以火烘鞋底熨按。 </p><p>自汗不止。用何首乌末,调唾液,封脐上。 </p><p>肠风下血。用何首乌二两,研为末。每服二钱,饭前服,米汤送下。 </p><p>破伤血出。用何首乌末敷上即止。有特效。 </p><p>瘰疬结核(或破或不破,下至胸前者皆可治),用何首乌根洗净,每日生嚼,并取叶捣烂涂患处。 </p><p>痈疽毒疮。用何首乌不限量,在文武火上熬煎,加酒等量,再煎开几次后,存酒,随时饮用;取药渣焙干,研为末,以酒煮面调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服,温酒送下。病愈后,药可常服。 </p><p>大风疠疾。用何首乌(以大而有花纹者为好)一斤,泡淘米水中七天,反复蒸、晒数次,加胡麻四两,再蒸再晒,研为末,每服二钱,酒送下,一天服二次。 </p><p>疥癣。用何首乌、区叶等分,水煎浓汤洗浴,可以解痛、生肌肉。用何首乌茎、叶煎汤洗浴,也有效。</p>
李时珍(1518~1593),字东璧,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北蕲春县蕲州镇东长街之瓦屑坝(今博士街)人,明代著名医药学家。与“医圣”万密斋齐名,古有“万密斋的方,李时珍的药”之说。...
游集灵观。宋代。文天祥。小洞烟霞国,重阳风雨秋。 欧公嵩岳步,朱子武夷舟。 香火真吾职,觥筹且此游。 龙山马台事,糠秕旧王侯。
题渊明归庄图 其一。明代。庄昶。眼中晋鼎睨谁频,五柳归来别有春。 若把君臣徒造次,辙环天下是何人。
悲秋十八咏秋柳。明代。邓云霄。逐臣何处想遗踪? 湛湛江枫淡更浓。 枝叶可能留岁色,丹青倏已变秋容。 悲缠宋玉招魂句,恨结寒山半夜钟。 闲续遗骚愁不寐,感时怀古意千重。
盘洲杂韵上紫竹。宋代。洪适。拾青容色混,着紫宠光偏。 幽径留风月,行多履易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