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 · 木部 · 槐

本草纲目 · 木部 · 槐朗读

气味

槐实:(按:亦称槐角)苦、寒、无毒。

槐花:苦、平、无毒。

槐叶:苦、平、无毒。

主治

木皮、根白皮:

中风身直,有能转动。用槐皮(黄白者)切细,加酒或水六升,煮成二升,分次服。

风虫牙痛。用槐树白皮一把,切细,加酪一升煮过,去渣,放一点盐,含漱。

蠼螋恶疮。用槐白皮浸醋中半日后洗患处。

槐叶:

肠风痔疾。用槐叶一斤,蒸熟晒干,研为末,煎饮代茶。久服还能明目。

鼻气窒塞。水煮槐叶,五升煮成三升,加入葱,豉调和,有煎饮。

槐枝:

风热牙痛。用槐枝烧,烙痛处。

血崩、白带。用槐枝烧灰,每服一匙,饭前服,酒送下。一天服二次。

阴疮湿痒。用槐枝煎水热洗。

槐花:

鼻血不止。用槐花、乌贼骨等分,半生半炒,研为末,吹入鼻内。

吐血不止。用槐花烧存性,加麝香少许,研匀,糯米汤送服三钱。

咯血、唾血。用槐花炒过、研细,每服三钱,糯米汤送下。服药后须静卧一、二小时。

尿血。用槐花(炒)、郁金(煨)各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二钱,淡豉汤送下。立效。

屙血。用槐花、荆芥穗,等分为末,酒送服一匙。又方:用柏叶三钱,槐花六钱,每日煎汤服。又方:用槐花、枳壳等分,炒存性,研为末,水送服二钱。

妇女漏血。用槐花烧存性。研为末。每服二、三钱,饭前服,温酒送下。

中风失音。炒槐花,三更后仰卧嚼咽。

痈疽发背(凡中热毒,眼花头晕,口干舌甘,心惊背热,四肢麻木,觉有红晕在背部)。用槐花一堆,炒成褐色,泡好酒一碗中,乘热饮酒,汗出即愈,如未退,再炒一服。必愈。

疔疮肿毒。用槐花微炒,核桃仁二两,放入酒一碗中煎开多次,热服。疮未成者二、三服,疮已成者一、二服,即可见效。

白带不止。用槐花(炒)、牡蛎(煅),等分为末。每服三钱,酒送下。

槐实:

肠风泻血。用槐角(去梗,炒)一两,地榆、当归(酒焙)、防风、黄芩、枳壳(麸炒)各半两,共研为末,加酒、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米汤送下。此方名“槐角丸”。

大肠脱肛。用槐实、槐花等分,炒为末,蘸羊血炙熟吃(用猪肾去皮蘸末炙熟吃亦可),以酒关下。

内痔、外痔。用槐角一半,捣成汁,捣成汁,晒,浓,取地胆为末,同煎成丸,如梧子大。每服十丸,水送下。作丸时,也作成挺子,纳肛门内。地胆末可用苦参末代替。

目热昏暗。用槐角、黄连各二两,共研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浆水送下。每天二次。

大热心闷。用槐角烧为末,酒送服一匙。

诗人:李时珍

李时珍(1518~1593),字东璧,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北蕲春县蕲州镇东长街之瓦屑坝(今博士街)人,明代著名医药学家。与“医圣”万密斋齐名,古有“万密斋的方,李时珍的药”之说。...

李时珍朗读
(0)

猜你喜欢

寂寞荒庭总是秋,菊花开晚尚风流。 斜阳病起一相对,底事旁人不解愁。
(0)
手与心相应,妙处在咫尺。 笔尖多少锋,挥扫天地窄。
(0)
幽居屏嚣尘,遁迹寻丘壑。 辞家恣远游,明农矢耕凿。 芊绵野径纡,散诞田园乐。 清霜拂疏茅,凉月罩广幕。 禾黍报西成,犁锄戒东作。 林醪瓮缶供,古意存真朴。 鸿飞志高冥,凤览翔寥廓。 即此颐深栖,琴书聊尔托。
(0)
当时曾共北沙游,把酒哦诗赏素秋。 十载故人零落尽,东山依旧说汤休。
(0)
去秋海岸拆奔潮,闸口经年未有桥。 老子不知生处乐,剩留枯眼阅萧条。
(0)
寂寞 和筹堂四首 其四 画 山庄杂咏 其一 寄湛上人 沿南塘至花山触目感怀口占以当鄙谚四首 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