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名
蟪蛄、天蝼、蝼蝈、仙姑、石鼠、梧鼠、土狗。
气味
咸、寒、无毒。
主治
水肿病(腹满,喘急,不能安卧)。用蝼蛄五枚,焙干为末,饭前用开水送服一钱,以小便通畅为效,有人加甘遂末一钱、商陆汁一匙,忌盐一百日。又方:不便不通者,用蝼蛄下截焙研,水磁服半钱,立通。又方:用蝼蛄一个、葡萄心七个,捣烂,露一领先,晒干,共研为末,酒送服。又方:夏季收集蝼蛄阴干,分头、腹、尾,焙过收存,治上身水肿,用头末七个;治身体中部水肿,用腹末七个;治下身水肿,用尾末七个,饭前服,酒送下。
大腹水肿。用蝼蛄炙热,每天吃十个。又方:用大戟、芫花、甘遂、大黄各三钱,共研为末。以蝼蛄七个,加捣烂的葱,在新瓦上焙干,去掉翅足,每个剪作左右两半。退左侧水肿时,即以虫的左侧七片焙研加上述的药末二钱,黎明时,用淡竹叶、天门冬煎激发调服。三天后,照这种方法服虫的右侧七片。
鼻消水(头面乳肿较重)。用蝼蛄一个。轻粉二分半,共研为末,每次取少计,入鼻中,以黄水出尽为效。
石淋用痛。用蝼蛄七个、盐二两,在新瓦上焙干,研为末。每服一匙,温酒送下。
大小便不通。用蝼蛄、蜣螂各七个,男取虫头,女取虫身,瓦上焙焦,研为末。以樗皮煎汁送服。极效。
胞衣不下。用归蝼蛄一个,水煎开二十次,灌入即下。
牙齿疼痛。用蝼蛄一个,裹旧糟中,湿纸包好煨焦,去糟,研末敷患处。
本草纲目 · 虫部 · 蝼蛄,明代,李时珍,<p>释名 </p><p>蟪蛄、天蝼、蝼蝈、仙姑、石鼠、梧鼠、土狗。 </p><p>气味 </p><p>咸、寒、无毒。 </p><p>主治 </p><p>水肿病(腹满,喘急,不能安卧)。用蝼蛄五枚,焙干为末,饭前用开水送服一钱,以小便通畅为效,有人加甘遂末一钱、商陆汁一匙,忌盐一百日。又方:不便不通者,用蝼蛄下截焙研,水磁服半钱,立通。又方:用蝼蛄一个、葡萄心七个,捣烂,露一领先,晒干,共研为末,酒送服。又方:夏季收集蝼蛄阴干,分头、腹、尾,焙过收存,治上身水肿,用头末七个;治身体中部水肿,用腹末七个;治下身水肿,用尾末七个,饭前服,酒送下。 </p><p>大腹水肿。用蝼蛄炙热,每天吃十个。又方:用大戟、芫花、甘遂、大黄各三钱,共研为末。以蝼蛄七个,加捣烂的葱,在新瓦上焙干,去掉翅足,每个剪作左右两半。退左侧水肿时,即以虫的左侧七片焙研加上述的药末二钱,黎明时,用淡竹叶、天门冬煎激发调服。三天后,照这种方法服虫的右侧七片。 </p><p>鼻消水(头面乳肿较重)。用蝼蛄一个。轻粉二分半,共研为末,每次取少计,入鼻中,以黄水出尽为效。 </p><p>石淋用痛。用蝼蛄七个、盐二两,在新瓦上焙干,研为末。每服一匙,温酒送下。 </p><p>大小便不通。用蝼蛄、蜣螂各七个,男取虫头,女取虫身,瓦上焙焦,研为末。以樗皮煎汁送服。极效。 </p><p>胞衣不下。用归蝼蛄一个,水煎开二十次,灌入即下。 </p><p>牙齿疼痛。用蝼蛄一个,裹旧糟中,湿纸包好煨焦,去糟,研末敷患处。</p>
李时珍(1518~1593),字东璧,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北蕲春县蕲州镇东长街之瓦屑坝(今博士街)人,明代著名医药学家。与“医圣”万密斋齐名,古有“万密斋的方,李时珍的药”之说。...
酬晖上人秋夜山亭有赠。唐代。陈子昂。皎皎白林秋,微微翠山静。 禅居感物变,独坐开轩屏。 风泉夜声杂,月露宵光冷。 多谢忘机人,尘忧未能整。
送人罢尉归山。五代十国。郑良士。数年山县掌闲司,罢任还同到任时。 临别更无邀客酒,还归空有寄僧诗。 路傍岳色行难尽,馆宿泉声梦最迟。 想达故斋春日晚,旧栽庭树是花枝。
骊驹歌二首 其二。明代。胡奎。河之水,清泱泱,津吏伐鼓声镗镗。 主当渡河吏乃醉,女娟操舟赎父罪。 持楫中流发棹歌,津吏酒醒女渡河。 鸳鸯双飞可奈何。
屏居春日。宋代。宋庠。初服仍从洛涘居,鸣蛙铙吹满前除。 露园柘弹愁逢雀,磻渚璜钩枉饵鱼。 蜡屐幽怀高下齿,斫轮真想古今书。 汉人尚自嘲频解,犹得凝神守泊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