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名
零榆。白者名粉。
气味
白皮:甘、平、滑利、无毒。
主治
喘不止。用榆白皮阴干,焙为末,每天清晨和晚上用末二钱、水五合,煎成胶状服下。
虚劳白浊。用榆白皮二升,加水二斗,煮成五升,分五次服下。
小便气淋(按:指小便时觉气胀面排尿困难)。用榆枝,石燕子煎水,每日饮服。
五淋涩痛。用榆白皮阴干、焙研,每取五我,加水五合,煎如胶,一天服二次
口渴多尿。用榆皮二斤,去黑皮,加水一斗,煮成一升。每服三合,一天服三次。
身体突然浮肿。用榆皮捣为末,同米煮粥吃,以小便能畅为效。
早产后流血不止。用榆白皮、当归(焙)各半两,加生姜水煎服。
胎死腹中或母因病欲堕胎。用榆白皮煮汁服二升。
头、身长疮。用榆白皮研为末,调油涂搽。
火伤成疮。嚼榆白皮敷涂。
五色丹毒(又名游肿)。榆白皮研为末,调鸡蛋白涂搽。
背疽。用榆根白皮,切细,清水洗净,捣至极烂,调香油敷搽,留出疮头透气。药干则以苦茶润湿,若药已不粘,须另换新调的药。
小儿瘰疬。用榆白皮生捣如泥,封涂患处。经常换药。
榆叶:
消水肿,利小便,下石淋。用榆树嫩叶作汤或炒吃。
胆热虚劳不眠。用榆叶、酸枣仁等分。加蜜做成丸子,每日服适量。
酒鼻。用榆叶煎汁常洗。
本草纲目 · 木部 · 榆,明代,李时珍,<p>释名 </p><p>零榆。白者名粉。 </p><p>气味 </p><p>白皮:甘、平、滑利、无毒。 </p><p>主治 </p><p>喘不止。用榆白皮阴干,焙为末,每天清晨和晚上用末二钱、水五合,煎成胶状服下。 </p><p>虚劳白浊。用榆白皮二升,加水二斗,煮成五升,分五次服下。 </p><p>小便气淋(按:指小便时觉气胀面排尿困难)。用榆枝,石燕子煎水,每日饮服。 </p><p>五淋涩痛。用榆白皮阴干、焙研,每取五我,加水五合,煎如胶,一天服二次 </p><p>口渴多尿。用榆皮二斤,去黑皮,加水一斗,煮成一升。每服三合,一天服三次。 </p><p>身体突然浮肿。用榆皮捣为末,同米煮粥吃,以小便能畅为效。 </p><p>早产后流血不止。用榆白皮、当归(焙)各半两,加生姜水煎服。 </p><p>胎死腹中或母因病欲堕胎。用榆白皮煮汁服二升。 </p><p>头、身长疮。用榆白皮研为末,调油涂搽。 </p><p>火伤成疮。嚼榆白皮敷涂。 </p><p>五色丹毒(又名游肿)。榆白皮研为末,调鸡蛋白涂搽。 </p><p>背疽。用榆根白皮,切细,清水洗净,捣至极烂,调香油敷搽,留出疮头透气。药干则以苦茶润湿,若药已不粘,须另换新调的药。 </p><p>小儿瘰疬。用榆白皮生捣如泥,封涂患处。经常换药。 </p><p>榆叶: </p><p>消水肿,利小便,下石淋。用榆树嫩叶作汤或炒吃。 </p><p>胆热虚劳不眠。用榆叶、酸枣仁等分。加蜜做成丸子,每日服适量。 </p><p>酒鼻。用榆叶煎汁常洗。</p>
李时珍(1518~1593),字东璧,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北蕲春县蕲州镇东长街之瓦屑坝(今博士街)人,明代著名医药学家。与“医圣”万密斋齐名,古有“万密斋的方,李时珍的药”之说。...
送宋仁甫赴池州阴阳教授。元代。贡师泰。北风吹雪路漫漫,万里荆门客正寒。 自爱青衫同博士,也胜白发老长安。 城南款段此时别,江上芙蓉到日看。 我亦春来买舟去,九华绝顶望扬澜。
再荷存问纪恩二首 其二。明代。申时行。一从揆路谢簪裾,两荷君王问起居。 林卧尚承三锡宠,衮褒仍拜十行书。 江湖迹远丹心在,霄汉恩长白发疏。 易辙调弦今日事,葵衷欲献转踌蹰。
送端叔游淮。宋代。赵汝燧。堂堂玉立须垂腹,谈论逢人见肺肝。 手弄七弦琴韵古,腰横三尺剑光寒。 但将计策寻知己,肯学闾阎为觅官。 乌幕闻君定罗致,别樽不复话儒酸。
偈颂三十二首 其二十一。宋代。释宗演。今朝十月十五,有误诸人来此。 山僧口似匾担,说禅烦拄杖子。 一击忘所知,更不假修持。 黑蛇当大路,狮子逞全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