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名
龙骨(按本草所称的龙骨,实为古代多种哺乳动物(包括象、犀牛、马、骆驼、羚羊等)的骨胳化石)
主治
龙骨:甘、平、无毒。
龙齿:涩、凉、无毒。
附方龙骨:
健忘。用白龙骨、远志,等分为末,每服一匙,饭后服,酒送下。一天服三次。
梦遗。用龙骨、远志,等分为末,加炼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朱砂为衣。每服三十丸,莲子汤送下。
暖精益阳。治方同上,但不用朱砂。每服三十丸,空心服,冷水送下。
星即泄精。用白龙骨四分、韭子五合,共研为末。每服一匙,空心服,酒送下。
遗尿淋漓。用白龙骨、桑螵蛸,等分为末。每服二钱,盐汤送下。
泄泻不止。用龙骨、白石脂,等分为末,滴水做成丸子,如事子大。每服看病人情况用适量,紫苏、木瓜汤送下。
老疟不止。用龙骨末是匙,加酒一升半、煮开三次,于发病前一时,乘热服下,盖上铺盖发汗,有效。
热病下痢。用龙骨半斤,研细,加水一斗,煮取五程式,冷后饮服,得汗即愈。
休息痢(屡发屡止,经久不愈)。用龙骨四两打碎,加水五程式,煮取二升半,分五次冷服。
久痢脱肛。用白龙骨粉扑患处。
吐血、鼻血、用龙骨吹入鼻中。
尿血。用龙骨研末,水送服一匙。一天服三次。
小儿脐疮。有龙骨煅过,研末敷涂。
阴囊汗痒。用龙骨、牡蛎,共研为细粉,扑患处
龙齿:大人惊,心下结气,镇心,安神。
本草纲目 · 鳞部 · 龙,明代,李时珍,<p>释名 </p><p>龙骨(按本草所称的龙骨,实为古代多种哺乳动物(包括象、犀牛、马、骆驼、羚羊等)的骨胳化石) </p><p>主治 </p><p>龙骨:甘、平、无毒。 </p><p>龙齿:涩、凉、无毒。 </p><p>附方龙骨: </p><p>健忘。用白龙骨、远志,等分为末,每服一匙,饭后服,酒送下。一天服三次。 </p><p>梦遗。用龙骨、远志,等分为末,加炼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朱砂为衣。每服三十丸,莲子汤送下。 </p><p>暖精益阳。治方同上,但不用朱砂。每服三十丸,空心服,冷水送下。 </p><p>星即泄精。用白龙骨四分、韭子五合,共研为末。每服一匙,空心服,酒送下。 </p><p>遗尿淋漓。用白龙骨、桑螵蛸,等分为末。每服二钱,盐汤送下。 </p><p>泄泻不止。用龙骨、白石脂,等分为末,滴水做成丸子,如事子大。每服看病人情况用适量,紫苏、木瓜汤送下。 </p><p>老疟不止。用龙骨末是匙,加酒一升半、煮开三次,于发病前一时,乘热服下,盖上铺盖发汗,有效。 </p><p>热病下痢。用龙骨半斤,研细,加水一斗,煮取五程式,冷后饮服,得汗即愈。 </p><p>休息痢(屡发屡止,经久不愈)。用龙骨四两打碎,加水五程式,煮取二升半,分五次冷服。 </p><p>久痢脱肛。用白龙骨粉扑患处。 </p><p>吐血、鼻血、用龙骨吹入鼻中。 </p><p>尿血。用龙骨研末,水送服一匙。一天服三次。 </p><p>小儿脐疮。有龙骨煅过,研末敷涂。 </p><p>阴囊汗痒。用龙骨、牡蛎,共研为细粉,扑患处 </p><p>龙齿:大人惊,心下结气,镇心,安神。</p>
李时珍(1518~1593),字东璧,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北蕲春县蕲州镇东长街之瓦屑坝(今博士街)人,明代著名医药学家。与“医圣”万密斋齐名,古有“万密斋的方,李时珍的药”之说。...
端午赐宴观击毬射柳 其三。明代。金幼孜。千官随鹤驭,冠盖拂云来。 日转旌旗重,风清鼓角催。 玉骢低柳过,彩仗逐花回。 献赋长杨里,还称万寿杯。
凤山道中。清代。胡承珙。一缕上炊烟,连村欲暮天。 竹林风扫秃,溪谷浪淘圆。 埤长分泉约,巫师剧社钱。 独怜冬候暖,秧碧已平田。
南通博物院藤东水榭联。清代。张謇。待其送夕阳,延素月; 若已窥烟液,临沧州。
二虫诗。宋代。释元肇。蛛螫包祸心,满腹皆素丝。 补缀曾无功,贪伤不知疲。 谁云禁网密,施设近茅茨。 旦暮待游蚋,所得亦已卑。 蝎虎夸捷巧,缘壁行跂跂。 蛜蝛青蝇辈,苦遭暗中窥。 失身在蛛网,竟日秋檐垂。 蛛犹惧蝎绐,睥睨不敢为。 蛛网既已裂,蝎命不亦危。 嗟哉复嗟哉,诚大黠小痴。 纷纷事争夺,复何异于斯。 我闵为解粘,蝎去何所知。 但令嬉饱日,莫忘倒县时。 感彼两物情,成此一篇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