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名
茯灵、茯兔、松腴、不死面,抱根者名茯神。
气味
甘、平、无毒。
主治
心神不定,恍惚健忘。用茯苓二两(去皮)、沉香半两,共研为末,加炼蜜做成丸子,如小豆大。每服三十丸,饭后服,人参汤送下。
虚滑遗精。用白茯苓二两、缩砂仁一两,共研为末,加盐二钱,将瘦羊肉切薄片蘸药炙熟吃,酒送下。
浊遗带下(男子元阳虚损,精气不固,小便下浊,余沥常流,梦寐我惊,频频遗泄。妇人白带)。用白茯苓(去皮)四两,挖空一处,填入猪苓四钱半,煮开多次人,取出晒干,去掉猪苓,研为末,化黄蜡调成丸子如弹子大。每嚼服一丸,空心服,唾液送下。以尿清为度,忌米醋。此方名“威喜丸”。
小便频多。用白茯苓(去皮)、干山药(去皮),在白矾水中渍过,焙干,等分为末。每服二钱,米汤送下。
小便淋沥不禁。用白茯苓、示茯苓,等分为末,加不揉洗去筋,控干,以酒煮地黄汁捣成膏调为丸子,如梧子在。每嚼一丸,空心服,盐酒送下。
滑痢不止。用白茯苓一两、木香(煨)半两,共研为末,每服二钱,紫苏木瓜汤送下。
妊娠水肿,小便不利,恶寒。用赤茯苓(去皮)、葵子各半两,共研为末。每服二钱,水送下。
突然耳聋。用黄蜡不拘多少,和茯苓末细嚼。茶汤送下。
痔漏。用赤、白茯苓(去皮)、没药各二两,破故纸四两,在石臼中捣成一块,酒浸数日,取出,放入木笼蒸熟,晒干为末,加酒,糊做成丸,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酒送下。
水肿尿涩。用茯苓皮、椒目,等分煎汤,每日饮服。有效为止。
附方茯苓是真菌类多孔菌科植物茯苓菌的菌核。常寄生在赤松或马尾松的根上。本品入药,有以下各种
茯苓皮:为茯苓的外皮。利不消肿。
赤茯苓:是除去茯苓皮后内部的淡红色部分。清利湿热。
白茯苓:是切去赤茯苓后的白色部分。健脾渗透湿。
茯神:是白茯苓中心穿有松树根者。宁心安神
神木:是茯苓中间的木块。治脚气挛痛。
本草纲目 · 木部 · 茯苓,明代,李时珍,<p>释名 </p><p>茯灵、茯兔、松腴、不死面,抱根者名茯神。 </p><p>气味 </p><p>甘、平、无毒。 </p><p>主治 </p><p>心神不定,恍惚健忘。用茯苓二两(去皮)、沉香半两,共研为末,加炼蜜做成丸子,如小豆大。每服三十丸,饭后服,人参汤送下。 </p><p>虚滑遗精。用白茯苓二两、缩砂仁一两,共研为末,加盐二钱,将瘦羊肉切薄片蘸药炙熟吃,酒送下。 </p><p>浊遗带下(男子元阳虚损,精气不固,小便下浊,余沥常流,梦寐我惊,频频遗泄。妇人白带)。用白茯苓(去皮)四两,挖空一处,填入猪苓四钱半,煮开多次人,取出晒干,去掉猪苓,研为末,化黄蜡调成丸子如弹子大。每嚼服一丸,空心服,唾液送下。以尿清为度,忌米醋。此方名“威喜丸”。 </p><p>小便频多。用白茯苓(去皮)、干山药(去皮),在白矾水中渍过,焙干,等分为末。每服二钱,米汤送下。 </p><p>小便淋沥不禁。用白茯苓、示茯苓,等分为末,加不揉洗去筋,控干,以酒煮地黄汁捣成膏调为丸子,如梧子在。每嚼一丸,空心服,盐酒送下。 </p><p>滑痢不止。用白茯苓一两、木香(煨)半两,共研为末,每服二钱,紫苏木瓜汤送下。 </p><p>妊娠水肿,小便不利,恶寒。用赤茯苓(去皮)、葵子各半两,共研为末。每服二钱,水送下。 </p><p>突然耳聋。用黄蜡不拘多少,和茯苓末细嚼。茶汤送下。 </p><p>痔漏。用赤、白茯苓(去皮)、没药各二两,破故纸四两,在石臼中捣成一块,酒浸数日,取出,放入木笼蒸熟,晒干为末,加酒,糊做成丸,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酒送下。 </p><p>水肿尿涩。用茯苓皮、椒目,等分煎汤,每日饮服。有效为止。 </p><p>附方茯苓是真菌类多孔菌科植物茯苓菌的菌核。常寄生在赤松或马尾松的根上。本品入药,有以下各种 </p><p>茯苓皮:为茯苓的外皮。利不消肿。 </p><p>赤茯苓:是除去茯苓皮后内部的淡红色部分。清利湿热。 </p><p>白茯苓:是切去赤茯苓后的白色部分。健脾渗透湿。 </p><p>茯神:是白茯苓中心穿有松树根者。宁心安神 </p><p>神木:是茯苓中间的木块。治脚气挛痛。</p>
李时珍(1518~1593),字东璧,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北蕲春县蕲州镇东长街之瓦屑坝(今博士街)人,明代著名医药学家。与“医圣”万密斋齐名,古有“万密斋的方,李时珍的药”之说。...
南溪上种芙蓉。宋代。杨万里。夹水芙容密密栽,缘溪斜立照溪开。 放教十里红将去,不尽溪流不要回。
访杜弘道长史不值道中偶成。元代。虞集。雨浥轻尘道半干,朝回随处借花看。 墙东千树垂杨柳,飞絮时来近马鞍。
春日寄陈舍人。宋代。夏竦。浓淡晴霞泛夕阳,重重烟蔼护流芳。 花残远渡晓风急,路入层云春梦长。 结蕙翠光留蝶舞,含桃红实驻莺尝。 可怜得意文章客,扈跸西园月桂香。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 其八十。宋代。释广闻。用毗卢正印,揭仲尼日月。 一字不著画,八字无两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