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名
南天烛、南烛草木、男续、当染菽、猴菽草、草木之王、惟那木、牛筋、乌饭草、墨饭草、杨桐。赤者名文烛。
气味
(枝叶)苦、平、无毒。(子)酸、甘、平、无毒。
主治
枝叶止泄除睡,强筋益气力。子亦强筋益气,固精驻颜。
附方
南烛亦南天烛,但与南天竺为完全不同的两种植物。前者属杜鹃花科,后者属小蘖科。两者的功用也不同。南烛子主要是强精气。益肾阴,而天竺子则在于止咳。过去有人把南烛子当作天竺子使用,这错误的,应该加以纠正。
本草纲目 · 木部 · 南烛,明代,李时珍,<p>释名 </p><p>南天烛、南烛草木、男续、当染菽、猴菽草、草木之王、惟那木、牛筋、乌饭草、墨饭草、杨桐。赤者名文烛。 </p><p>气味 </p><p>(枝叶)苦、平、无毒。(子)酸、甘、平、无毒。 </p><p>主治 </p><p>枝叶止泄除睡,强筋益气力。子亦强筋益气,固精驻颜。 </p><p>附方 </p><p>南烛亦南天烛,但与南天竺为完全不同的两种植物。前者属杜鹃花科,后者属小蘖科。两者的功用也不同。南烛子主要是强精气。益肾阴,而天竺子则在于止咳。过去有人把南烛子当作天竺子使用,这错误的,应该加以纠正。</p>
李时珍(1518~1593),字东璧,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北蕲春县蕲州镇东长街之瓦屑坝(今博士街)人,明代著名医药学家。与“医圣”万密斋齐名,古有“万密斋的方,李时珍的药”之说。...
谒孙太初坟二首 其二。明代。郑善夫。伊昔丘园隐,风流谁似君。 谈诗振大雅,抗志入高云。 宅拟王官谷,山名太白坟。 寥寥广陵散,定向夜深闻。
尹坪以琴谱并诗寄予依韵赋答时小妻曼殊将亡 其一。清代。毛奇龄。十五年前汝水滨,为弹清角每相亲。 一从君作苏门客,顿使身惭柳下人。
戏题滩傍驿壁。宋代。林外。千古传名黯淡滩,十船过此九船翻。惟有泉南林上舍,我自岸上走,你怎奈何我。
靖通庵歌。宋代。张继先。吾结草庵山之中,旁人笑我名靖通。 都来方寸闲田地,大包世界同虚空。 我庵非通亦非靖,玲珑八面无形影。 盈虚消息任天机,庵内主人都不省。 有时风雪三冬天,山前尽日无人烟。 顽空墨黑昼如夜,庵中光耀长周圆。 有时风雷平地起,山沉江涌流云气。 龙吟虎啸万形喧,庵内情缘无止起。 环庵松竹连天青,冬不悴兮春不荣。 人来谩笑庵居苦,彻骨贫来彻骨清。 清贫生理十分好,翻忆朱门多饿殍。 君能认得自家珠,终身岂羡他人宝。 庵似身兮主似心,欲明庵主须参寻。 驴胎马腹河沙梦,那知铁矿藏精金。 高着眼睛速下手,只今觅取无中有。 言穷理绝妄缘空,无毛狮子撩天吼。 庵前大厦皆蘧庐,知音有几同庵居。 若非捩断县崖手,谁解伊边认得渠。 闲中有乐无人识,静处工夫闲里得。 自然妙用自然真,向上神仙皆此出。 浮手短景甚悠悠,一切庵坏便须休。 溥劝吾门诸学者,不昧此庵须早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