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味
(实、苗、叶)辛、温、无毒。
主治
霍乱烦渴。用蓼子一两、香豉二两,每服二凶,水煎服。
胃冷不能饮食,冬卧脚冷,秋日取蓼晒干,用六十把,加水六石煮成一石,去滓,拌米饭造酒。酒熟后,每日饮适量。十天以后,眼明气壮。这样制成的酒,称为“蓼汁酒”。
肝虚转筋,吐泻。用蓼茎、叶泻。用蓼茎、叶切三合,加水一碗、酒三合煎成四合,分二次服。
小儿冷痢。用蓼叶捣汁服。
本草纲目 · 草部 · 蓼,明代,李时珍,<p>气味 </p><p>(实、苗、叶)辛、温、无毒。 </p><p>主治 </p><p>霍乱烦渴。用蓼子一两、香豉二两,每服二凶,水煎服。 </p><p>胃冷不能饮食,冬卧脚冷,秋日取蓼晒干,用六十把,加水六石煮成一石,去滓,拌米饭造酒。酒熟后,每日饮适量。十天以后,眼明气壮。这样制成的酒,称为“蓼汁酒”。 </p><p>肝虚转筋,吐泻。用蓼茎、叶泻。用蓼茎、叶切三合,加水一碗、酒三合煎成四合,分二次服。 </p><p>小儿冷痢。用蓼叶捣汁服。</p>
李时珍(1518~1593),字东璧,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北蕲春县蕲州镇东长街之瓦屑坝(今博士街)人,明代著名医药学家。与“医圣”万密斋齐名,古有“万密斋的方,李时珍的药”之说。...
瑞莲歌次可行叔韵。元代。许桢。太行山下溪名洹,洹溪主人今得贤。 石渠分溜入方沼,种出万柄红白莲。 就中一茄发挺特,艳妆双出云髻鬈。 有如二女降妫汭,翠裙红袖相牵连。 岐分骇目未信宿,里□传耳何喧阒。 波神有为献嘉瑞,要并太史书丰年。 主人谦德不敢有,福善自是天行权。 亭亭植立万花表,可人适在亭之前。 日酣欲语转娇婉,风动似舞尤轻便。 一时图写溢纨素,十日车马空市廛。 昔闻蓂荚曾表异,乃因土阶与采椽。 景星凤鸟岂常有,考信前史真宜传。 醴湖芜塞不复见,而今乃濯圭塘泉。 祯祥奕叶定不断,藕丝万缕相缠绵。 幽人到此自怡悦,膏肓泉石尤难痊。 要须纪录入郡乘,千年增重吾山川。
杂著二首 其二。金朝。元好问。燕语莺啼百啭新,长廊寂寂不逢人。 东君去作谁家客?花柳无情各自春。
和张甬川卧月书怀。明代。陆深。可怜三五月婵娟,度榻穿帏搅客眠。 只照长安情不极,共看千里意俱悬。 金波欲动江湖迥,银汉斜流殿阁边。 万户千门深夜里,清辉应为捣衣偏。
挽陈月秋学博。清代。刘绎。几年患难怅离群,一铎声希竟了君。 能保身名方是学,有关世教不徒文。 豫章材出风尘老①,海岱游还雪爪分②。 痛惜广陵成绝调,人间无复古音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