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名
竹膏。
气味
甘、寒、无毒。
主治
小儿惊风发热。用竹黄二钱、雄黄、牵牛(研末)各一钱,共研匀,加面糊成丸子,如粟米大。每服三至五丸,薄荷汤送下。
本草纲目 · 木部 · 竹黄,明代,李时珍,<p>释名 </p><p>竹膏。 </p><p>气味 </p><p>甘、寒、无毒。 </p><p>主治 </p><p>小儿惊风发热。用竹黄二钱、雄黄、牵牛(研末)各一钱,共研匀,加面糊成丸子,如粟米大。每服三至五丸,薄荷汤送下。</p>
李时珍(1518~1593),字东璧,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北蕲春县蕲州镇东长街之瓦屑坝(今博士街)人,明代著名医药学家。与“医圣”万密斋齐名,古有“万密斋的方,李时珍的药”之说。...
一百五日夜对月。唐代。杜甫。无家对寒食,有泪如金波。 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 仳离放红蕊,想像颦青蛾。 牛女漫愁思,秋期犹渡河。
叶子阳生劝予出山以此答之。清代。汪琬。事不理,问伯始,济世安人亦徒尔。事不谐,谐文开,杜门却轨何为哉? 北路鱼,南路徐,朱轮锦幛塞通衢。江千万,蔡五百,铜山金埒无遗策。 势焰炙手手可势,往往古今齐一辙。尧峰野叟独怡然,常栖茅屋耕石田。 新知惟恃壁间杖,旧物剩有床头毡。比来鬓秃齿都豁,但守陇亩终余年。 君不见大鹏小鴳各有慕,世人未必知其故。功名富贵能几时,久已掉头不复顾。
次赵守鹿鸣宴韵。宋代。徐元杰。邦侯光价擅文场,密印心胸书传香。 鸣鹿载歌苹野什,骄骅群跨杏园芳。 阳春有脚葭吹管,生意无边柳着行。 已报主人环玉立,与观宾句递春坊。
石上玉簪花。宋代。袁说友。根啮棱棱石,香衔寸寸心。 误人猜落蕊,眩眼拾遗簪。 掬水滋繁种,柔枝倚短岑。 清姿浮玉润,不受暗尘侵。
送彦礼弟赴歙尉四首 其四。宋代。张纲。空诗羞涩送君行,老病难堪叙别情。 天假吾年未填壑,它时犹及问归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