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名
白胶香。
气味
辛、苦、平、无毒。
主治
吐血、鼻血。用白胶香、蛤粉,等分为末,姜汁调服。
吐血、咯血。用白胶香、铜青各一钱,研为末,放入干柿内,纸包煨熟吃下。又方:用白胶香(切片,炙黄)一两、新棉一两,烧灰为末,每服一钱,米汤送下。
便痈脓血。用白胶香一两,研为末,加麝香、轻粉少许,掺敷患处。
瘰疬软疖。用白胶香一两,化开,以蓖麻子六十四粒研末,加入搅匀,成膏后摊贴患处。
疮不收口。用白胶香、轻粉各二钱,猪油调涂。
恶疮。用白胶香、松香各一两,加麻油、黄蜡各二钱半,一起溶化,再放入冷水中充分调匀,摊贴患处。此方名“水沉金丝膏”。
小儿疥癣。用白胶香、黄蘖、轻粉,等分为末,加羊骨髓调匀敷涂。
大便不通。用白胶香如半枣大一块、鼠粪两枚,共研匀,加水调成挺子,纳入肛内,过一会即可通便。
附方
白胶香是枫香树的树脂,功能止血、活血、解毒、生肌、止痛。赵学敏在〈本草纳目拾遗〉一书中,增加了枫香树的一项药用部分,即它的干燥的成熟果实,药名“路路通”,味苦、性平、微涩,能通经利水,除湿热痹痛,治月经不调、周身痹痛、小便不利、腰痛等症(但阴虚内、经水过多及孕妇忌用。)
本草纲目 · 木部 · 枫香脂,明代,李时珍,<p>释名 </p><p>白胶香。 </p><p>气味 </p><p>辛、苦、平、无毒。 </p><p>主治 </p><p>吐血、鼻血。用白胶香、蛤粉,等分为末,姜汁调服。 </p><p>吐血、咯血。用白胶香、铜青各一钱,研为末,放入干柿内,纸包煨熟吃下。又方:用白胶香(切片,炙黄)一两、新棉一两,烧灰为末,每服一钱,米汤送下。 </p><p>便痈脓血。用白胶香一两,研为末,加麝香、轻粉少许,掺敷患处。 </p><p>瘰疬软疖。用白胶香一两,化开,以蓖麻子六十四粒研末,加入搅匀,成膏后摊贴患处。 </p><p>疮不收口。用白胶香、轻粉各二钱,猪油调涂。 </p><p>恶疮。用白胶香、松香各一两,加麻油、黄蜡各二钱半,一起溶化,再放入冷水中充分调匀,摊贴患处。此方名“水沉金丝膏”。 </p><p>小儿疥癣。用白胶香、黄蘖、轻粉,等分为末,加羊骨髓调匀敷涂。 </p><p>大便不通。用白胶香如半枣大一块、鼠粪两枚,共研匀,加水调成挺子,纳入肛内,过一会即可通便。 </p><p>附方 </p><p>白胶香是枫香树的树脂,功能止血、活血、解毒、生肌、止痛。赵学敏在〈本草纳目拾遗〉一书中,增加了枫香树的一项药用部分,即它的干燥的成熟果实,药名“路路通”,味苦、性平、微涩,能通经利水,除湿热痹痛,治月经不调、周身痹痛、小便不利、腰痛等症(但阴虚内、经水过多及孕妇忌用。)</p>
李时珍(1518~1593),字东璧,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北蕲春县蕲州镇东长街之瓦屑坝(今博士街)人,明代著名医药学家。与“医圣”万密斋齐名,古有“万密斋的方,李时珍的药”之说。...
书淮阴侯传。唐代。罗隐。寒灯挑尽见遗尘,试沥椒浆合有神。 莫恨高皇不终始,灭秦谋项是何人。
甲午除夕。明代。于慎行。孤怀此夜倍悽然,明日应过半百年。 瞥眼声华杯酒外,惊心节序晓钟边。 围炉对妇更残烛,帖胜呼儿觅彩笺。 最是春游关意念,早时留取杖头钱。
放歌行答何皇图。明代。陈恭尹。君不闻汗血驹,坠地即能走千里。日食不能满一石,低首盐车鸣不起。 又不闻丹穴雏,览德徘徊天路衢。积粟如山不一顾,食必竹实栖高梧。 古来志士不草草,易得是饥难得饱。陶公独为子春歌,此声千载君知道。 池亭细语暮春天,出处之义何皎然。相门才子有公等,亚夫德裕安能贤。 四诗赠我殊滂霈,三舍犹应避旌旝。丈夫相得在中心,字句形骸乃其外。 灵洲之气久不开,骄马蹴踏朝汉台。世风披靡不可道,岂无豪俊多英才。 陈梁丘海四人杰,后生不识为何来。爱君意气独健举,欲驱短翮乘风雷,披衷置腹无矜猜。 呜呼,即今谁能为此语,君家昔盛君尚孩,安得还君旧府当三台。
送乡友南还。明代。李英。翩翩旌旆去如飞,独立河梁对落晖。 皂帽不堪为客久,青门频送故人归。 看云经岁乡书绝,临水伤春乐事稀。 燕粤迢迢万馀里,塞鸿听尽思依依。 杨柳霏霏锁绿阴,蓟城春尽落花深。 琴尊羡尔能云卧,书剑怜予尚陆沈。 万里河山游子梦,中原涕泪故人心。 别来握手知应早,预想秋期在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