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名
风药。
气味
(叶)辛、苦、平、有毒。
主治
鼠瘘不合。用石南、生地黄、茯苓、黄蘖、雌黄、等分为末,每天敷患处两次。
小儿通睛(小儿误跌或头脑受伤,致使瞳仁不正,观东则见西,观西则见东)。用石南一两、藜芦三分、瓜丁五至七个,共研为末。每次吹少许入鼻中,一天三次。内服牛黄平肝的药物,此方名“石南散”。
本草纲目·木部·石南,明代,李时珍,<p>释名 </p><p>风药。</p><p>气味 </p><p>(叶)辛、苦、平、有毒。</p><p>主治 </p><p>鼠瘘不合。用石南、生地黄、茯苓、黄蘖、雌黄、等分为末,每天敷患处两次。 </p><p>小儿通睛(小儿误跌或头脑受伤,致使瞳仁不正,观东则见西,观西则见东)。用石南一两、藜芦三分、瓜丁五至七个,共研为末。每次吹少许入鼻中,一天三次。内服牛黄平肝的药物,此方名“石南散”。</p>
李时珍(1518~1593),字东璧,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北蕲春县蕲州镇东长街之瓦屑坝(今博士街)人,明代著名医药学家。与“医圣”万密斋齐名,古有“万密斋的方,李时珍的药”之说。...
杂曲歌辞古别离二首。唐代。于濆。入室少情意,出门多路岐。 黄鹤有归日,荡子无还时。 人谁无分命,妾身何太奇。 君为东南风,妾作西北枝。 青楼邻里妇,终年画长眉。 自倚对良匹,笑妾空罗帏。
七月望日再游弥陀岩。宋代。丘葵。弥陀岩下苍榕树,借我今年两度游。 客思凄凉无奈老,水光潋滟最宜秋。 便思乘兴归沧海,却恨知心远白鸥。 日暮强随年少去,溪山好处尽成愁。
慈姥山。清代。吴敬梓。店舍看新月,传为慈姥山。 伐蘖穿径去,烧笋度林还。 酒薄难胜梦,灯昏强照颜。 仆夫催晓发,衫袖露华斑。
夜宿金庭洞。宋代。高似孙。夙闻桐柏山,下入金庭洞。 五云所出没,千翠相迎送。 川明芝自烨,夏冷雪犹冻。 沙泉注阳穴,水碧孕阴峒。 天光抱琼室,神力扶兰栋。 其左斗苍虬,其西翔紫凤。 中穿穴窈复,傍见石阙空。 青烟溜松髓,白水鸣醴瓮。 怪草不知名,珍禽时曳弄。 石蜜吐岩房,琪芳突苔缝。 星君时一游,仙翁亦参从。 或乘玄鹤来,或并青鸾控。 香趋玉女跪,丹走山灵恸。 谷神元不死,玄根在深种。 谁其握性命,于此破昏梦。 世人少知几,何能测天用。
初春苦寒久不到双溪成长句书怀。宋代。王炎。老去颇多病,苦寒摧折之。 袍茧非不温,不能护清羸。 蒲团稳附火,蓄缩如冻龟。 西山有桃李,借问惟枯枝。 好花何时开,仲春以为期。 荣悴自相代,出处亦有宜。 天寒但深藏,日暖当游嬉。 强健不须喜,老死何必悲。 晓日升扶桑,莫还入崦嵫。 置之勿复道,理达心何疑。 及时且行乐,花边倾一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