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名
急性子、早珍珠、金凤花、小桃红,夹竹桃、海,染指甲草,菊婢。
气味
(子)微苦、温、有小毒。(花)甘、滑、温、无毒。(根、叶)苦、甘、辛、有小毒。
主治
噎食不下。用凤仙花子,酒浸三夜,晒干,研为末,加酒调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八粒,温酒送下。
咽中骨鲠。用白凤仙子研水一大口,倒在竹筒中灌入咽内,鲠物即可变软,或把凤仙子研末吹喉亦可。不宜着齿,免齿受损。
蛇咬伤伤。用凤仙花捣酒服。
打伤肿痛。用凤仙叶捣成泥,涂肿破处,药干即换,一夜血散。冬季则用预采的干叶研成末,水调涂。
本草纲目 · 草部 · 风仙,明代,李时珍,<p>释名 </p><p>急性子、早珍珠、金凤花、小桃红,夹竹桃、海,染指甲草,菊婢。 </p><p>气味 </p><p>(子)微苦、温、有小毒。(花)甘、滑、温、无毒。(根、叶)苦、甘、辛、有小毒。 </p><p>主治 </p><p>噎食不下。用凤仙花子,酒浸三夜,晒干,研为末,加酒调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八粒,温酒送下。 </p><p>咽中骨鲠。用白凤仙子研水一大口,倒在竹筒中灌入咽内,鲠物即可变软,或把凤仙子研末吹喉亦可。不宜着齿,免齿受损。 </p><p>蛇咬伤伤。用凤仙花捣酒服。 </p><p>打伤肿痛。用凤仙叶捣成泥,涂肿破处,药干即换,一夜血散。冬季则用预采的干叶研成末,水调涂。</p>
李时珍(1518~1593),字东璧,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北蕲春县蕲州镇东长街之瓦屑坝(今博士街)人,明代著名医药学家。与“医圣”万密斋齐名,古有“万密斋的方,李时珍的药”之说。...
越中寺居寄上主人。唐代。赵嘏。野寺初容访静来,晚晴江上见楼台。 中林有路到花尽,一日无人看竹回。 自晒诗书经雨后,别留门户为僧开。 苦心若是酬恩事,不敢吟春忆酒杯。
白纻歌七首 其二。明代。何景明。凤楼十二连绣衢,雕楹刻桷耀城隅。 朱檠绛蜡艳红蕖,金盘玉羞奉君需。 美人隔坐曳华裾,主称万年为欢娱,上客翠盖停踟蹰。
次花翁第二雪。宋代。杜范。创见飞琼粲晚华,已闻得句压刘叉。 乱随风势斜穿户,谁在云端巧雨花。 恼杀饥乌寻屋角,寒惊宿雁失汀沙。 此时清绝难酬赏,羔酒谁言胜凤茶。
云叟道人自夫子林骤款段先我而归口占一诗戏之。宋代。赵㠓。道人乘款段,辄尔驰山川。 翻然两角巾,似与风争颠。 左手不停勒,右手复争鞭。 乌裙拍马腋,欲拟鹤升天。 释耕观者人,莫知所以然。 定疑云路阔,坠落骑鹿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