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名
漆茎、猫儿眼睛草、绿叶绿花草、五凤草。
气味
(茎、叶)苦、微寒、无毒。
主治
咳嗽上气、脉沉。用泽漆三斤,加水五斗,煮取一斗五升,去渣,汁中再加半夏半升,紫参、白前、生姜各五两,甘草黄芩、人参、桂心各三两,最后煎成药汁五升。每服五合,一天服三次。
心下伏瘕(大如杯,不能进食)。用泽漆四两,大黄、葶苈各三两,捣烂筛细,加蜜成丸,如梧子大。每服二丸,一天服三次。
水所蛊病(按:此病的病象是腹满,湍息、浮肿)。用泽漆晒干,研为末,加枣肉和成丸子,如弹子大。每服二丸,白开水送下。一天服二次。如腹中觉暖、小便通畅,即为服药见效。
脚气赤肿,走路疼痛。用泽漆鹭鸶藤、蜂窠,等分为末。每取一两,加水五碗煎成三碗,熏洗痛处。
牙痛。用泽漆研为末,开水泡汁漱口。
瘰疬。用泽漆一、二捆,加水二桶,熬成一桶。去渣,再熬成膏一碗,收存瓶中。用时先以椒、葱、槐枝把患处洗净,然后用膏涂搽,几次之后好可见效。
癣疮。用泽漆晒干,研为末,调油涂搽。
附方
泽漆是利水的名药,功效很象大戟,但泽漆的茎叶煮熟之后便没有毒,因此更宜推广利用。
本草纲目 · 草部 · 泽漆,明代,李时珍,<p>释名 </p><p>漆茎、猫儿眼睛草、绿叶绿花草、五凤草。 </p><p>气味 </p><p>(茎、叶)苦、微寒、无毒。 </p><p>主治 </p><p>咳嗽上气、脉沉。用泽漆三斤,加水五斗,煮取一斗五升,去渣,汁中再加半夏半升,紫参、白前、生姜各五两,甘草黄芩、人参、桂心各三两,最后煎成药汁五升。每服五合,一天服三次。 </p><p>心下伏瘕(大如杯,不能进食)。用泽漆四两,大黄、葶苈各三两,捣烂筛细,加蜜成丸,如梧子大。每服二丸,一天服三次。 </p><p>水所蛊病(按:此病的病象是腹满,湍息、浮肿)。用泽漆晒干,研为末,加枣肉和成丸子,如弹子大。每服二丸,白开水送下。一天服二次。如腹中觉暖、小便通畅,即为服药见效。 </p><p>脚气赤肿,走路疼痛。用泽漆鹭鸶藤、蜂窠,等分为末。每取一两,加水五碗煎成三碗,熏洗痛处。 </p><p>牙痛。用泽漆研为末,开水泡汁漱口。 </p><p>瘰疬。用泽漆一、二捆,加水二桶,熬成一桶。去渣,再熬成膏一碗,收存瓶中。用时先以椒、葱、槐枝把患处洗净,然后用膏涂搽,几次之后好可见效。 </p><p>癣疮。用泽漆晒干,研为末,调油涂搽。 </p><p>附方 </p><p>泽漆是利水的名药,功效很象大戟,但泽漆的茎叶煮熟之后便没有毒,因此更宜推广利用。</p>
李时珍(1518~1593),字东璧,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北蕲春县蕲州镇东长街之瓦屑坝(今博士街)人,明代著名医药学家。与“医圣”万密斋齐名,古有“万密斋的方,李时珍的药”之说。...
寄范郎中。唐代。李频。藜杖山中出,吟诗对范家。 相知从海峤,寄食向京华。 名宦成何报,清眸未纵赊。 临邛梦来往,雨雪满褒斜。
次韵黄虚中春怀。宋代。史浩。杏园桑陌草连空,点点残红溅晚风。 篱落喜闻营细柳,烟尘徒尔隘新丰。 不因宣室咨梁傅,安得朝廷知弱翁。 他日淮肥惊鹤唳,金龟似斗合须公。
鼎湖峰。宋代。赵抃。不见青莲花落时,鼎湖惟有白云归。 一峰孤立如天柱,若较灵岩具体微。
张义立。宋代。魏了翁。井居安其地,井通会其时。 地维人所宅,时乃天之为。 方冬群动息,水德潜清漪。 而随春木升,环顶沃华滋。 性情固下润,功用由上齐。 孰若无事中,一降一腾之。 是理契天运,达观正在兹。 张侯得木井,妙制参皇牺。 其间相生意,似非俗人知。 堙废几何年,而独与侯期。 书来属共赋,此理难下词。 但于井之象,发我深沉思。 且如初升五,泰通人所资。 乃于巽入坎,中含兑承离。 通塞靡自遂,睽遇若有司。 坎惟生于一,孚实以为基。 世途自亨否,我德无成亏。 属侯善疏瀹,毋俾纤尘缁。 不食吾不即,食之吾不私。 小大随所汲,辩义而审施。 客来问出处,为诵亨泉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