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名
米囊子、御米、象谷。
气味
(米)甘、平、无毒。(壳)酸、涩、微寒、无毒。
主治
反胃吐食。用白罂粟米三合、人参末三钱、生山芋五寸(切细),加水二升三合,煮成六合,再加生姜汁及盐少许,和匀分服。
赤白痢。用罂粟米(炒)、罂粟壳(炙),等分为末,加炼蜜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米汤送下。
热痢便血。用粟壳(醋炙)一两、陈皮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三钱,乌梅汤送下。
久痢不止。用粟壳(醋炙)为还想,加蜜成丸了,如弹子大。每服一丸,以水一碗、姜三片,煎至八层温服。又方:粟壳十两(去膜),分作三分,一分醋炒,一分蜜炒,一分生用,并研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芡子大。每服三十丸,米汤送下。又方:用粟壳(蜜炙)、厚朴(姜制)各四两,共研为末。每服一钱,米汤送下。忌食生冷。
水泄不止。用罂粟壳一枚(去蒂膜),乌梅肉、大枣肉各十枚,加水一碗,煎至七成,温服。
久咳不止。用粟壳,去筋,蜜炙为末。每服五分,蜜汤送下。
久咳自汗。用粟壳二两半,去蒂膜。醋炒,取一两与乌梅半两焙干研末。每服二钱,临卧时开水送下。此方名“百劳散”。
本草纲目 · 谷部 · 罂子粟,明代,李时珍,<p>释名 </p><p>米囊子、御米、象谷。 </p><p>气味 </p><p>(米)甘、平、无毒。(壳)酸、涩、微寒、无毒。 </p><p>主治 </p><p>反胃吐食。用白罂粟米三合、人参末三钱、生山芋五寸(切细),加水二升三合,煮成六合,再加生姜汁及盐少许,和匀分服。 </p><p>赤白痢。用罂粟米(炒)、罂粟壳(炙),等分为末,加炼蜜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米汤送下。 </p><p>热痢便血。用粟壳(醋炙)一两、陈皮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三钱,乌梅汤送下。 </p><p>久痢不止。用粟壳(醋炙)为还想,加蜜成丸了,如弹子大。每服一丸,以水一碗、姜三片,煎至八层温服。又方:粟壳十两(去膜),分作三分,一分醋炒,一分蜜炒,一分生用,并研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芡子大。每服三十丸,米汤送下。又方:用粟壳(蜜炙)、厚朴(姜制)各四两,共研为末。每服一钱,米汤送下。忌食生冷。 </p><p>水泄不止。用罂粟壳一枚(去蒂膜),乌梅肉、大枣肉各十枚,加水一碗,煎至七成,温服。 </p><p>久咳不止。用粟壳,去筋,蜜炙为末。每服五分,蜜汤送下。 </p><p>久咳自汗。用粟壳二两半,去蒂膜。醋炒,取一两与乌梅半两焙干研末。每服二钱,临卧时开水送下。此方名“百劳散”。</p>
李时珍(1518~1593),字东璧,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北蕲春县蕲州镇东长街之瓦屑坝(今博士街)人,明代著名医药学家。与“医圣”万密斋齐名,古有“万密斋的方,李时珍的药”之说。...
游南山次刘晓窗韵二首。元代。杨公远。神仙窟宅白云扃,山径迂回峻复平。 烟冷恐遗丹灶在,草深不向斗坛生。 市廛尘隔二三里,岩谷禽啼一两声。 莫讶此来仙不见,遥岑寸碧眼增明。
颂古四十八首 其四十。宋代。慧开。飏下笊篱并木杓,当阳一突绝周遮。 百丈重关拦不住,脚尖趯出佛如麻。
十一日安陵始得风过桑园。明代。陆深。人生快意宁有此,帆腹饱风走溪水。 忆昨跻攀分寸间,今之北船无乃尔。 天公大运讵两全,怨者自怨喜自喜。 半生纷逐向畏途,首肯分明到物理。 华阁滕王高宴中,青衫司马扁舟里。 古来此事信有然,坐看明月江心起。
己酉入觐夜过鄱阳湖三十二韵。明代。卢宁。月黑鄱龙湖,无风不可渡。 况复金飙鸣,搴帷逆浪溯。 舟浅行箧单,不任波涛吼。 乾坤荡欲浮,蛟蜃纷以抪。 野霭蔽匡庐,玄云杂苍雾。 彭泽隐无依,吴城渺难据。 横烟浩淼茫,恶少潜招聚。 万境灭行踪,百丈迷牵步。 青岛无前期,黄湾宜早住。 长年懒被嗔,晚宿畏逢怒。 翱翔课海歌,黾勉不敢诉。 长庚没已深,七宿横空溯。 试险三十里,惊问生烦怖。 天地一孤舟,进止浑无厝。 击楫矢中流,必济勿疑顾。 况复觐天颜,迟我惇成裕。 戒徒罔复睡,束缚厚衣袽。 望气备风妖,登楼理战具。 桡挥六鹢翰,箭耀九龙鞲。 旌转风忽条,星扬光乍露。 帆高开水鸣,舟顺奔电赴。 暖浪濯清蒲,晴洲俨芳杜。 鞋岛已脱尘,妆台若流婺。 五鼓下龙城,马当报晨寤。 舟子贺同安,推窗慰鸥鹭。 吏喜称再生,仆欣废朝哺。 君子仗皇灵,况复修候度。 海岳胥护持,忠信天所祚。 居常即甚荣,遇变亦孔固。 不被鬼神猜,宁令蝄蟓忤。 所贵明达贤,抱正履夷素。 珍重父母躯,无以河冰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