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 · 灵枢 · 行针

黄帝内经 · 灵枢 · 行针朗读

黄帝问于歧伯曰:余闻九针于夫子,而行之于百姓,百姓之血气,各不同形,或神动而气先针行;或气与针相逢;或针已出,气独行;或数刺乃知;或数刺病益剧。凡此六者,各不同形,愿闻其方。歧伯曰:重阳之人,其神易动,其气易往也。

黄帝曰:何谓重阳之人?歧伯曰:重阳之人,熇熇高高,言语善疾,举足善高,心肺之脏气有余,阳气滑盛而扬,故神动而气先行。

黄帝曰:重阳之人而神不先行者,何也?歧伯曰:此人颇有阴者也。

黄帝曰:何以知其颇有阴者也。歧伯曰:多阳者多喜;多阴者多怒,数怒者易解,故曰颇有阴。其阴阳之离合难,故其神不能先行也。

黄帝曰:其气与针相逢奈何?歧伯曰:阴阳和调,而血气淖泽滑利,故针入而气出,疾而相逢也。

黄帝曰:针已出而气独行者,何气使然?歧伯曰:其阴气多而阳气少,阴气沉而阳气浮者,内藏,故针已出,气乃随其后,故独行也。

黄帝曰:数刺乃知,何气使然?歧伯曰:此人之多阴而少阳,其气沉而气往难,故数刺乃知也。

黄帝曰:针入而气逆者,何气使然?歧伯曰:其气逆与其数刺病益甚者,非阴阳之气,浮沉之势也。此皆粗之所败,工之所失,其形气无过焉。

诗人:王冰

王冰,号启玄子,又作启元子。约生于唐景云元年(710年),卒于贞元二十年(805年),里居籍贯不详,唐宝应中(762~763年)为太仆令,故称为王太仆。王冰年轻时笃好养生之术,留心医学,潜心研究《素问》达12年之久。他著成《补注黄帝内经素问》24卷,81篇,......

王冰朗读
(0)

猜你喜欢

大块下坠成匡山,秀作中天五青莲,十二万纪搏云烟。 元气小漏长庚颠,秀作人间一青莲,绡霞酿露六十年。 两雄相得非偶然。所以匡庐李白庐,白也匡庐白。 念欲宫锦幄,屏风背拥九迭碧。念欲宫锦袍,瀑布高悬八千尺。 朝诵宛委编,暮歌大洞经。化为三籁透紫冥,下杂栖贤三峡之雷霆。 细则鸾凤喈,粗乃虬龙鸣。香炉袅篆五色明,坐使万境神魂清。 咄嗟匡山不负白,白也顿负匡山色。功名善愚人,一旦调乃公。 采撷晻霭,擘削巃嵷。尽收绣鞶囊,卖之华清宫。连城一出玉环妒,天子欲偿价,力士老奴从旁代唶嚄,从此重瞳意回互。 浔阳雨,夜郎雾。采石捉月月不顾,不能携得匡山去。 后千余年好事者,仍榜匡山读书处。咄嗟哉,咄嗟哉,李白居,杜甫诗。 诗耶人耶,与山并斗宇宙奇,胡郎有奇急吐之。君不见六经万古长赫曦,如悬九嵏烛四垂。 不然草大还,直借鹏背家须弥。安能龊龊苦恋五言七字长,吾伊如此读书读奚为。
(0)
叠叠是峰峦,西连梁雍宽。 与其行里看,不若坐中观。 包括经唐汉,并吞历晋韩。 消沉事难问,唯尔尚巑岏。
(0)
明湖如镜橹声柔,云影天光豁远眸。 差喜鱼龙安大壑,且陪鸥鹭过前洲。 苍茫吴楚思高咏,浩渺沅湘忆旧游。 为语南山须记取,待输片石送归舟。
(0)
宋代向?
先生著名节,百世追延陵。 我评先生贤,不以能书称。 功成磨苍崖,盛德颂日升。 勿书凌云榜,华颠踏高层。
(0)
酒醴笙歌秩有伦,虞书弼直切臣邻。 要当吁咈陈民隐,岂贵都俞颂治臻。 三辅稍欣沟壑逭,万家讵获盖藏均。 帝城午夜称同乐,尚共思乎俾返淳。
(0)
为胡进士孟韬作匡山读书处歌 上寺看南山 赴饶州 题吴傅朋游丝书 上元后一日小宴廷臣 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