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名
白药
气味
(根)辛、温、无毒。
主治
风痰上雍。用白药三两、黑牵牛半两,同炒香,去牵牛一半后,共研为末,加防风末三两,和匀。每服一钱,茶送下。
咽喉肿痛。用白药末一两、龙脑一分,加蜜和成丸子,如芡子大。每次含咽一丸。
吐血不止。用白药烧存性,每服三钱,糯米汤送下。
眼烂生翳。用白药子一两、甘草半两,共研为末,取五钱掺入切开的猪肝中,煮熟吃下。
痈肿不散。用生白药根,捣烂帜患处。药干即换。
本草纲目 · 草部 · 白药子,明代,李时珍,<p>释名 </p><p>白药 </p><p>气味 </p><p>(根)辛、温、无毒。 </p><p>主治 </p><p>风痰上雍。用白药三两、黑牵牛半两,同炒香,去牵牛一半后,共研为末,加防风末三两,和匀。每服一钱,茶送下。 </p><p>咽喉肿痛。用白药末一两、龙脑一分,加蜜和成丸子,如芡子大。每次含咽一丸。 </p><p>吐血不止。用白药烧存性,每服三钱,糯米汤送下。 </p><p>眼烂生翳。用白药子一两、甘草半两,共研为末,取五钱掺入切开的猪肝中,煮熟吃下。 </p><p>痈肿不散。用生白药根,捣烂帜患处。药干即换。</p>
李时珍(1518~1593),字东璧,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北蕲春县蕲州镇东长街之瓦屑坝(今博士街)人,明代著名医药学家。与“医圣”万密斋齐名,古有“万密斋的方,李时珍的药”之说。...
子夜春歌 其四。明代。于慎行。正及春花时,采芳步华薄。 春风复无情,又欲吹花落。
送孙景贤归江东。明代。刘崧。客有敬亭思,春愁何渺然。 谢公楼前月,已照江西船。 船头花乱飞,酾酒发鸣鼓。 四顾不成欢,悲歌泪如雨。 壮游南海上,曾著从事衫。 骢马青连钱,驰突开巉岩。 南归阻寇乱,寄食赣江侧。 多谢尚书公,看客好颜色。 高筵列绮馔,宾客如流云。 舞剑万人却,谈兵四座闻。 年华逐流水,五见杨柳绿。 夜夜梦故山,浮云满岩曲。 兹行未可住,却望江东还。 人散井邑空,鸟啼烟树间。 殷勤候高堂,次第访邻里。 山栗与木瓜,离离照烟紫。 放舟弄明月,蹑屐凌紫微。 春风久相待,吹老薜萝衣。 南平三月暮,惆怅忽成别。 把臂重论心,知君有奇节。 东游我所愿,远作秋风期。 却携采石酒,高咏敬亭诗。
村居十四首 其七。清代。汪琬。一拐扶身两鬓星,纸标略画卦中形。 村人不识羲文课,竞指渠侬打瓦灵。
和杜宰送茶韵。宋代。徐鹿卿。谁遣持书昼打门,茶魁有句牧之孙。 煎调还我西江手,水茗相投自不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