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名
鸡苏、香苏、龙脑薄荷、芥苴。
气味
(茎、叶)辛、微温、无毒。
主治
漏血促使煞费苦心,用水苏煮汁一升服。
吐血、下血。用水苏茎叶,煎汁服。
吐血咳嗽。用水苏焙干研细,每服一钱,米汤送下。
鼻血不止。用水苏五合,香豉二俣,同捣烂,搓成小团,如枣核在、塞鼻孔中,鼻血即止。又方:水苏二两,防风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二钱,温水送下。同时以水苏叶塞鼻。又方:水苏、生地典,等分为末,冷水送服。
鼻渊(按:鼻渊俗名脑漏,鼻中不断流水、流脓,或脓中带血)。用水苏叶、麦站科、川芎、桑白皮、炙黄芪、炙甘草、生地黄(焙),等分为末,加炼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四十丸,人参汤送下。
风热头痛(热结上焦,致生风气,痰厥头痛)。用水苏叶五两、皂荚(炙,去皮,去子)三两、芫花(醋炒焦)一两,共研为末。加炼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饭后服,荆芥汤送下。
突然耳聋。用水苏叶生捣,棉裹,塞耳内。
头生白屑。用水苏煮汗或烧灰淋汁洗头。
蛇虫咬佃。用水苏研末,酒冲服。并以敷伤处。
附方
水苏的主要功用在于理血下气。
本草纲目 · 草部 · 水苏,明代,李时珍,<p>释名 </p><p>鸡苏、香苏、龙脑薄荷、芥苴。 </p><p>气味 </p><p>(茎、叶)辛、微温、无毒。 </p><p>主治 </p><p>漏血促使煞费苦心,用水苏煮汁一升服。 </p><p>吐血、下血。用水苏茎叶,煎汁服。 </p><p>吐血咳嗽。用水苏焙干研细,每服一钱,米汤送下。 </p><p>鼻血不止。用水苏五合,香豉二俣,同捣烂,搓成小团,如枣核在、塞鼻孔中,鼻血即止。又方:水苏二两,防风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二钱,温水送下。同时以水苏叶塞鼻。又方:水苏、生地典,等分为末,冷水送服。 </p><p>鼻渊(按:鼻渊俗名脑漏,鼻中不断流水、流脓,或脓中带血)。用水苏叶、麦站科、川芎、桑白皮、炙黄芪、炙甘草、生地黄(焙),等分为末,加炼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四十丸,人参汤送下。 </p><p>风热头痛(热结上焦,致生风气,痰厥头痛)。用水苏叶五两、皂荚(炙,去皮,去子)三两、芫花(醋炒焦)一两,共研为末。加炼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饭后服,荆芥汤送下。 </p><p>突然耳聋。用水苏叶生捣,棉裹,塞耳内。 </p><p>头生白屑。用水苏煮汗或烧灰淋汁洗头。 </p><p>蛇虫咬佃。用水苏研末,酒冲服。并以敷伤处。 </p><p>附方 </p><p>水苏的主要功用在于理血下气。</p>
李时珍(1518~1593),字东璧,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北蕲春县蕲州镇东长街之瓦屑坝(今博士街)人,明代著名医药学家。与“医圣”万密斋齐名,古有“万密斋的方,李时珍的药”之说。...
题废馆醉仙像。元代。耶律铸。云卧霓裳冷画屏,梦魂应绕旧旗亭。 如今醉著谁家酒,犹自颓然醉不醒。
倚树。明代。王野。偶尔依芳树,跏趺迹绿苔。 身忘群鸟近,坐久一花开。 移影高还下,看人去复回。 携书空置石,翻动任风来。
生朝过陈述叔同登茶楼作。清代。黄节。为放春寒过生日,故迟花事见天心。 妻儿久已忘吾降,亲旧何须借酒深。 楼外白云空忆母,山中黄独似闻吟。 此怀得语陈居士,坐展茶棚向夕阴。
金刚随机无尽颂 其三 化无所化分第二十五。宋代。释印肃。群情非外物,万莫生轻忽。 皆是自家心,外心无馀佛。
沈石田碧山吟社图。清代。邵柄吉。碧山何有十老堂,月明欲素松风长。 松风吹人换今昔,昔人一去归何乡。 归何乡,图尚在,图中点点生光彩。 堂前花落随涧流,年年涧水东流海。 碧山依旧鸣清泉,吟社一变为苍烟。 初时修敬老孙子,倡修此社能光前。 前为韦布后簪组,文质彬彬递可数。 此图但写前十人,树木疏疏特苍古。 泉翁一跋入鼎铭,今人宝此如流馨。 当年已为人割去,失而复得装吴绫。 天道废兴尽如此,只有斯图常在耳。 呜呼,吾知斯图亦难守,安知更落谁人手。